法治:把矛盾消弭于萌芽之中

法治:把矛盾消弭于萌芽之中

摘要:在处理群体性纠纷时,常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这时要学会在法律的框架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把可能激化的矛盾消弭于萌芽之中,真正达到案结事了、社会和谐的目标”。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等重要内容,体现了“人民利益要靠法律保障”的精神。在桐城市今年一桩超市倒闭案件中,涉及维护利益的群众多达百人,最终就是法律帮助他们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超市倒闭:员工、供应商人心慌慌

今年6月18日,桐城市“大润发”门前有一群人忧心忡忡的等待着,他们是这个超市的员工和供应商,在听闻该超市业主“失联”后,他们为了自己的工资、货款而赶了过来。黄先生就是供应商中的一员,他说,虽然心里清楚在超市门前的等待不会有结果,但是还是早早地赶到,最后同大家一起失望而归。

据黄先生介绍,“桐城市大润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大润发”)是桐城市招商引资企业,法定代表人董某,拥有100名职工。商品和设备供应商100余人,既有本地商户,也有安庆、合肥甚至外省商户。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超市总店于6月17日关门歇业,6月18日,董某不知去向。这一突如其来的“失联”事件,引发供应商、超市员工极大恐慌,他们一度通过聚集上访,来要求追回自己的损失,矛盾日益激化。“后来桐城法院的法官们接访时多次提出,我们供应商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权,因此我们最终决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框架下,确保各方利益最大化

那么,黄先生以及其他供应商的权益最终得到维护了吗?这一系列的案子办得怎么样了呢?11月7日,记者从桐城市人民法院了解到,该系列案件经过3个多月审理,已经结案100件,未结2件,其中通过做工作撤诉放弃剩余权利的50件,未结2件主要存在争议,很快将会审结。该院院长夏风告诉记者,“大润发”系列案件具有特殊性,该院从有效化解矛盾出发,做出一些探索,并在用心用力办案前提下,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工资、货款这些钱从哪来,超市货物的妥善处理是该系列案件处理的关键所在,为此,在法律框架下,我们制定了‘退货’处置预案”。

“首先,员工工资问题不解决,‘退货’方案不可能得以实施。我院通过筹措资金,先行垫付了职工工资款22万元,使得职工没有后顾之忧,该笔资金在董某归案后亦已如数追回。同时,积极调解排除退货障碍,主动做好‘外围’工作,从总店转让协议受让方、超市房主、商会负责人、董某的代言人,到店长、财务负责人、员工代表和其他债权人,可以说任何一环节工作不到位,‘退货’工作都会无法进行。”夏风说,“在排除一系列可能的阻力后,我们再实施‘退货’处置预案。我们想到,如果机械地执行法定程序,处理周期很长。不仅会导致一些商品超过保质期或错过时令季节,大幅贬值。还可能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出现哄抢的突发事件。因此,我院在退货过程中按照谁供货、谁退回和退货额不超过对账确认额的原则,认真核准账目,将商品退还给各供货商。经多方协商,‘退货’工作最终顺利实施,各方对结果均表示满意。部分供货商在退回货物后,还放弃了剩余债权,主动撤诉。”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