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个月,实际执行率不到五成
记者从泗洪县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今年1至10月,共执行结案2535件,实际执行到位的只有1172件,实际执行率仅46%。当事人躲避执行,人难见,财产难找,更有部分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拒不交出被查封的车辆,对抗执行。还有的人宁愿还他人债务,也不履行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所确定义务。虽然今年司法拘留了276人,但对被执行人的威慑力度明显不足。
记者了解到,根据催收流程,法院在曝光后,被执行人应尽早自动履行义务或者与权利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如果继续赖账,法院可对其采取限制人身等其他强制措施,还将对“老赖们”的征信系统做出记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延伸
对公职人员成“老赖” 法律中暂无特殊规定
“现在我国实行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公务员法》中,对该问题也没有明文规定,因此公职人员成为‘老赖’后,是和普通公民一样根据法律判决的,如果要对他们做出处理的话,也是各地政府出台一些方法对他们进行约束。”宿迁市宿兴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雪松认为,虽然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泗洪县这个做法还是值得提倡的,对树立法律权威,形成打击规避执行新常态,维护泗洪百姓利益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由于公职人员借款或是为他人出面担保,最终无力偿还成了“老赖”,此类现象以前并不多见,因此泗洪县暂时对公职“老赖”并没有出台特殊规定。
公务员怎能成“老赖”
公务员成“老赖”让人在震惊之余更感寒心。原因很简单:这些拿着“国家俸禄”的“公家人”来说,其岗位决定了他们多多少少掌握着公权力,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从某种意义上说牵涉到普通民众的福利。正因如此,对于公务员,除了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予以约束外,更有社会心理的一种相应期盼,总是希望身为公务员的人,能够具备较之其他人群更高的道德水准。这也是普通民众对这些“当家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期盼。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过多少年来官场上盛行的恰恰是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你方唱罢我登场,反正是公款消费,可劲祸害去吧。公务员签单,想必是有生蛆下蚱的地方,总会靠权力摆平的。不然的话凭什么大吃二喝自己掏腰包呢。脑袋即使让驴踢了也有缓过神来的时候,总不能欠好几万才想起来哦。可能是风声紧不得已了,也许冤大头有了变故呢。饥荒已经拉下了,砸破锅卖破铁自裁骨肉犯不上,许愿不还愿又无法逃脱,只好玩迷魂阵,撒谎聊屁变成老赖,有钱也不给,看你到底能咋的我?
但遗憾的是,从在上班时玩“种菜”、看股票、上网聊天,到面对求助的群众说“你没预约”,再到涉及到官员的种种丑闻,公务员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评价中的“口碑”显然与其所处的岗位并不相称。尤其最近几年来,一提“公务员”,让人首先想到的倒是火得一踏糊涂的公务员考试,而其职责、形象、工作却倒不为人所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让人无语的悲哀了。
人言为信,那是对老百姓说的,欠债的官员拿脸当屁股使唤,30000块吃喝费用拖到猴年马月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今钱毛了,同样的真金白银已经失去成色,拿到手时该剩下几多含金量了。罚款说好听是上交国库了,债主照样白挠毛,对于这样的无赖还能说什么?
更让人痛心的是,当一个社会中群体之间的相互评判标准竟然是“为什么他能‘赖’”时,其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杀伤,对社会阶层之间的割裂伤害尤甚。可按照常理,遵守法律、尊重道德规范本最应该由公务员这个群体做出表率,当这种希望落空之后,本应“走到前头”的人反而逆道而行,这样的现实,更是让人寒心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