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美国时代”中国大战略(10)

“后美国时代”中国大战略(10)

先谋不败而后求胜,行稳至远

魔鬼在细节。任何细微的东西都可能导致中国一盘好棋出现一个不好的结局。具体讲,中国在战略上要防止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不要过。过犹不及,中国现在需要“持两用中”的哲学。实际上三中全会思想的核心就是这个,第一要前进,第二是不过。

“不过”是在两方面:一是不要把以往成功的经验说过了。就是说,不要把改革开放变成宗教式的信条,变成不可置疑的教义。如果那样就过了,可能造成颠覆性的伤害。

第二个不过是,对取得的成绩和拥有的力量不可估计过高,以免采取过急、过激的做法。为丛驱雀,为渊驱鱼。我们要搞区域化,区域化是要合作的,把伙伴都赶走了,朋友越来越少,这也是一种过。包括国内政治也是,比如反腐,拿捏好分寸极为重要。该打的绝对要打,苍蝇老虎,应该以老虎为主,因为老虎威胁大。把老虎消灭掉,没那么多腐尸了,苍蝇也会极大减少。现在反腐力度很大,已经扭转了既往存在的贪腐风气。下一步,应该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把握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总之,无论内政还是外交,在把握大势上都需要有战略哲学,就是中庸之道。不要过,过犹不及。

十八大以后,内政外交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样发展,我认为是能够适应世界大势的。

首先,在战略格局上,改变了把美国作为重中之重的做法,提出新型大国关系。这就要求平等待我,符合自立的原则。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其中的平等一员。在美国不讲平等的时候,中国主动推进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中俄关系在往上走,形成能源联盟,合作搞大飞机,从资源合作发展到产业合作。双方在谈石油贸易本币结算的问题,意味着两国在货币上进行整合,形成一种独立于美国的货币。中俄战略关系在一步步向经济一体化推进。

我们看大局,要有全局在胸。中俄形成背靠背的关系,缔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就真的不怕美国了。以前光靠中国自己,现在中俄联手,从中亚、印度,到东南亚,整个一个圈就成形了。就像下围棋,点了这几个子以后,未来世界的三个经济圈就俨然成形了。

国内政治,包括党内政治,新一代领导人特别强调三个自信。这很重要。对一个人、一个国家来说,第一位的问题是,我是谁?首先得解决这个问题。三个自信的提出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是中国。然后带来第二个问题,我向何处去?这就顺理成章了。一个从历史中发展而来的新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愿景。

在这个顺序上有一种比较透彻的对国内问题的把握,包括一些危及中国整体安全稳定的问题。比如,通过清理整顿网络,三下两下就把大V们打掉了。国内舆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消减了颜色革命的因素。此前有人想在中国搞街头政治,现在不敢恣意妄为了。再比如反腐,一开始谁都不相信能做到目前这种程度,后来发现是动真的。这是毛泽东时代之后还没有人做到的,是第二个比较清明的政治时代。前段时间有人讲,无官不贪,腐败批量化出现。现在起到了威慑作用,官员们收敛了很多。通过这样一种新的政治手段,一种撼树之法,左一下右一下,一棵腐败大树的根已经松动了。这也体现了内修善政的决心与智慧。

我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比较有信心,原因之一是他们对乡土中国的理解。这种理解,没有真正的肌肤感知,没有真切的血肉相连,是体会不到的。习近平等人年轻时在农村生活多年,接的地气不是用手摸出来的,而是从脚心生出来的。一个管百家饭的大队书记,易于形成不浮夸、不作秀的政治秉性,平实而坚韧,像是农民的领袖。这在中国很重要。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应该是人民的领袖,而不是精英的领袖。精英的领袖代表一派,不是这一派就是那一派,人民的领袖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目前就需要人民的领袖,来领导民族与国家的复兴伟业。这不是对个体而言,而是领导集体。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