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有参与重建全球秩序的抱负和行动
中国是个主体,一定要有主体意识,不照搬西方是理所当然的。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生命体,想照搬也照搬不了。哪个国家有五千年的文明?先不说辉煌不辉煌、历史上如何如何,就说各种具体条件,你也不可能变成他。中国就是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美国,也不可能成为欧洲。这是第一位的。
由于是你,才有向何处去的问题——你向何处去?欧洲向何处去,是从大西洋那边往这边看,说我要向东去。你说我也要向东去,不就到太平洋里去了?所以,首先你是一个主体,要确定自己的主体意识,然后才是向何处去。现在我们很多人把第一个问题忽略了,只说向何处去,却忘记了自己是谁。
中国现在应该有比较完整的对未来大势的认识,确立国家战略,然后各部门共同去推动这个战略。要有文化自觉,也要有战略自觉。目前来看,很多干部还没有看清这个大势。
我觉得领导人看清了。因为从对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的把握上看,明显有侧重点的变化。这就像下棋,如果下出妙手,步步都主动。习近平任国家主席后首访俄罗斯,今年再访索契,就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妙手。中俄战略接近使得中国的国际战略这盘棋的大模样很好,有可能逼着美国对中国崛起由主要进行遏制,逐渐转向接受这个事实。不否认有些美国政客和军方人士有打压中国的极端想法和计划,但我相信,时日越长,美国越会觉得这些想法太不现实。但是目前看,美国想压服中国的这种危险并没有过去。
中国在现阶段还是区域大国,同时也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世界大国,中华文明应该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但如果现在就说中国是世界大国,还为时尚早。现在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将是与美国争夺世界主导权的国家。这实际是在捧杀中国。世界是大家的,有事大家来。中国个子大,可以做个儿大的那一部分,但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打天下。中国现在绝不可能当世界的头;三分天下,得一而居之,就很好了。目标要定准,对世界事务的努力却不能松懈。
中国有句话,“取法其上,可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俄罗斯就是这样,据说梅德韦杰夫认为,以俄罗斯的资源和能力可以轻松愉快地当世界二流国家。但是普京认为,俄罗斯必须要做世界大国,他的目标是“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普京是个战略家,他明白,以一流国家为目标,也许做不成,但是如果甘当二流,很可能是三流。中国是个大国,特别是有文明传统的国家,应当志存高远。
如果我们看到,资本主义体系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导致整个生态失衡,带来全球危机,我们就应该知道,资本通吃利益的全球化走到头了,少数人利益最大化的全球化已经撞南墙。正因此,再次涨潮的新一轮全球化将与以往不同,所形成的世界体系也一定不同。新的全球体系将不再是单一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而是属于70亿世界人民、体现多元文明、共享合作成果的全球体系。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恩莫里斯最近有本书,《为什么西方统治世界——暂时》。核心观点是说,人类一万六千年的发展曲线都非常平缓,只是到了西方统治世界的时代才一下子陡然上升。在这种陡然上升的曲线下,我们比祖先的生活好多了,但是陡然上升的曲线是不可持续的,这也说明西方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也许以后作为一种新的可持续的文明,它应该是比较平缓的发展曲线,而这可能就是中国文明对人类的责任和贡献。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有参与重建全球秩序的抱负和行动。
目前世界正处于美国体系的危机之中,处于格局、周期、体系交替的多重转折点。这一变化有可能导致天下三分的局面。只要顺应世界的变化趋势,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中国将成为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极,中华文明将成为人类文明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元。
注:
本文原载于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办的《观察与交流》第139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