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宁:新时期西太平洋地区发展趋势研判

李晓宁:新时期西太平洋地区发展趋势研判

【编者按】在世界战略大棋局上,西太平洋地区作为全球事务中权重最高的板块,一向是大国博弈与角力的前沿地带。近年以来,西太平洋地区波诡云谲,乱象纷纭。今年9月的钓鱼岛事件,一时激起地区局势的高度紧张,挑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也引起了世界舆论的严重关切。持续发酵的南海纠纷,及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等,均使本地区局势充满变数。

后金融危机时代,亚太成为新一轮全球博弈的核心舞台,对21世纪的全球格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热点问题的出现,也标志着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整合的主题,迫切需要从推进经济合作向建立战略信任这一深层次发展。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快速崛起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要求我们对大区域的长期战略趋势做出分析和判断,认真思考我们自身的应对方式。

为此,战略与管理杂志社于2010年10月15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时期西太平洋地区发展趋势研判”研讨会。本期特选刊部分与会人员的精彩发言,以期引起学界的思考和争鸣。会议由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李晓宁先生担任嘉宾主持。

李晓宁:

最近大家都比较关注日本问题,问题一直在发酵,从东北亚一直往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是很热闹的。今天的主题是“新时期西太平洋地区发展趋势研判”,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地区,这个讨论需要些时间,分开来讲,今天我们先讲讲东亚篇。

这个地区是焦点,不能完全用以前的框架和视点看问题了。我们应该集中一些最优秀的“脑子”,从全球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些新问题。不只是从本地区原有的要素来分析,要把新的变化了的要素加进去。今天大家针对这些事情号号脉,想想哪些东西是不变的,哪些东西是真变了,是需要重视的。本地区的局势有点儿乱,所谓的乱就是原有的成规成法被改变了。因为乱,所以有必要讨论。乱不要紧,世界历史发展不可能什么事都是有条不紊的,进入蜕变期后大家都有点无所适从,老规律和新事物共同存在,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们先请高洪同志谈谈他的看法。

高洪(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

根据会议宗旨,集中谈两个问题。即以“溯源”来追寻近代日本的海洋战略,以及今天民主党内新鹰派的海洋战略。

一、近代日本海洋战略溯源

自1868年明治维新政权建立后,日本就一直十分重视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已成为世界海军强国,其海上力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居世界第三位。海军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争夺军事霸权的主要战略工具和“推动日本发展的第一实力主体”。在日本海上霸权崛起的过程中,形成了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对后来日本海军的建设和作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海军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制海权思想,其基本特点是进攻性、侵略性和扩张性。明治维新后,日本出于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不遗余力地发展海军。与此相适应,日本海军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尤其是英美的海战理论,并结合日本的历史传统以及海军建设和海战的实践,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海战理论特别是制海权理论。其中,美国著名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的思想对日本海军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以此指导海军建设和策划对中国、朝鲜的侵略战争。

日本海军战略思想深受马汉“海权论”的影响(该理论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海外贸易、海军舰队和商船队、沿海上航线建立海军基地),该理论在近代日本得到了比在其它国家更广泛的传播。1902年,山本权兵卫海军大将为马汉的见解所折服, 曾邀请他到日本海军大学执教。在日本海军大学执教过六年的英国军官约翰•英格尔斯上校曾指出,“日本海军军官对于在陆地战争中拥有海上优势的好处印象深刻。我认为,他们都是美国海军历史学家马汉上校的忠实信徒。”如果说马汉只是对日本帝国海军产生过影响的众多智囊人物之一,那么,其“海权论”也只是日本海军战略思想形成过程中发挥过作用的众多因素之一。同时,日本海军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权力、政治、虚荣心、宣传鼓吹及民族主义交互作用的结果”。20世纪30年代,当日本海军完成了战舰动力由煤转向石油的改造后,依据国家利益将向南“进军海洋”被列为当务之急。这种情况几乎持续到1945年军国主义败亡。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