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美国时代”中国大战略(4)

“后美国时代”中国大战略(4)

中俄战略合作的互补性更高、稳定性更强

中俄存在共同利益,这是双方成为战略伙伴的基础。在目前的全球背景下,中俄具有相似的命运,这是双方互信合作能够长期化的关键。当然,领导人的共同认识和相互信任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在东亚地区合作中,原本对中日合作看得很重。因为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中日存在互补关系;从地理看,两国一衣带水,日本也曾经有脱美入亚的想法。然而,在美国的鼓动下,日本一些政治家想通过充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代理人”来制衡中国,以实现日本的正常国家化,这使得中日合作的东亚圈难以实现。但这却促进了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中俄都受到美国的打压,共同命运使两国走到了一起。

其实仔细分析,中俄战略合作的互补性更高、稳定性更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最缺的是资源,而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资源国家,两国合作对双方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最近中俄签订的天然气协议看,双方在能源领域形成了相互保障的背靠背关系——俄罗斯为中国的能源供应提供长期的保障,中国为俄罗斯的能源提供稳定的市场。这就是说,今天中俄之间是互补互助、合作发展的关系,不是沙俄与满清的领土竞争关系,也不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时期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特别是,中俄在与美欧日等金融国家的币缘政治竞争中具有共同利益。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和俄罗斯的资源及工业体系合作,可以在金融国家、制造业国家、资源类国家的全球币缘政治博弈中形成强大竞争力,对处于总体优势,因而倾向于利益通吃的全球金融资本集团形成有效反制。而俄罗斯的人口结构与中国和平传统的内在制约,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双方间的矛盾走向战略冲突,因此有可能在持续合作的互动中成为应对海权国家、金融资本国家压力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中俄合作可以走得长远。

我认为,美国如果不抓紧,它跟中国合作的机会就会失去——目前正在失去。这是美国的战略家们需要反省的。最近因为网络安全问题又来起诉中国军人,也太健忘了!你自己斯诺登事件闹得天怒人怨,还没完呢,这样下去的结果,中美互联网都能断开,不跟你连接了。大家合作,合作什么?先不讲别的,就讲利益。如果美国想通占利益,始终把别人作为小伙计压着,不能平等待人,人家就会用脚投票,自己去抱团。到那时,你美国还能主导世界吗?甚至还能主导太平洋地区吗?没有了中国的配合,没有了东南亚,还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吗?再说,为什么不能是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太平洋世纪呢?为什么让你美国独占,利益通吃?通吃,就找不到真正的合作伙伴。

所以,美国的战略家们需要反省。美国利用东海、南海争端遏制中国,在乌克兰事件中排斥俄罗斯,幻想通吃利益,结果只能是众叛亲离。如今美式全球体系已经丢掉了半个欧元区,现在又失掉了俄罗斯,如果再失掉中国的合作,或许日后还会有印度、土耳其、沙特等中东国家甚至是韩国、日本的背离,美式全球化体系就土崩瓦解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