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难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从立法到执法司法再到守法、从理论到制度机制再到实践的伟大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无疑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古往今来,把制定的法律付诸实施始终是法制建设的最大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古人“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的名言,并强调指出:“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把这个法律体系以及新制定的法律实施到位,永远没有完成时,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从实践来看,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意见最大的地方,就是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就是法律实施问题。我们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法治实施这个重点难点,加强法治实施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法治实施制度机制,着力构建以法律规范实施为核心,以党内法规实施、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规范实施、道德伦理规范实施以及乡规民约等社会生活规范实施构成的法治实施体系。
二、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需要全体公民和组织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决定》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法治实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实施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法治实施体系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等诸多环节。必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泛动员全体人民和全部社会组织的力量,共同建设法治实施体系,并使之高效运行。首先,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建设法治实施体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在率先垂范建设好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同时,坚持依法执政和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发挥好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和带头守法的重要作用。其次,行政机关要承担起法律实施的重要职责任务。大部分法律法规要靠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执法实施,各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履行法律实施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中大力加强行政执法工作。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要抓紧推进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以科学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促进法治实施体系建设。再次,要充分发挥司法的职能作用。司法机关既要严格司法,把属于自己实施的法律实施到位,又要充分发挥司法对法律实施的支持和保障作用。要坚决落实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要求,确保行政执法体系与刑事司法体系无缝对接、形成合力。最后,要在党员带头守法、领导干部带头守法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公民和社会组织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全社会自觉守法的积极性主动性,严惩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法的良好氛围,夯实建设法治实施体系的社会根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