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献血者“终身免费用血”的开创意义和示范价值(2)

【案例】献血者“终身免费用血”的开创意义和示范价值(2)

泄露隐私或被追刑责

《条例》在对献血方面做出新的规定的同时,对献血者信息保密制度也严格要求。

对于非法采集,买卖血液,深圳将会处十万元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而采供血、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泄露无偿献血者个人信息的,或将被吊销上岗证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了解到,《条例》中还明确了规划、交通、公安以及市场等9个行政管理部门在无偿献血工作的职责。

终生无限量免费用血的诱惑力

“血荒”是近年来一直能够引起广泛讨论的社会话题。各地相关部门,也屡屡推出新政打响“血荒保卫战”,旨在提高社会献血率。然而,“血荒”已然不是小概率事件,也不是偶然事件,总能时不时爆发的“血荒”一次又一次的证明,现在各地都并未完全走出“血荒”的阴影。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大陆人口献血率仅为9.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口献血率达到10‰-30‰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口献血率约为40‰,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人口献血率分别为30‰和23‰。我国无偿献血社会氛围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不仅全面落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还因为关键时候无血可用而屡屡出现生命危机。

此语境下,深圳出台“终生无限量免费用血”鼓励献血的政策,可谓诱惑力十足——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了长久以来公众诟病的“献血无偿,用血有偿”现实,并且,不仅仅是献血者无偿,对家属也有很诱人的补偿。笔者查阅了几个省市鼓励献血者的政策,发现能够敢于提“终生免费无限量使用”的,深圳是第一个。如此看来,至少在深圳这个地方,市民献血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

然而,笔者对于“终生无限量免费用血”政策之于鼓励社会献血的作用,仍不敢持过于乐观的态度。决定一个社会献血率高与低的,绝不仅仅是鼓励政策是不是足够优惠诱人,更重要的问题,恐怕还关系于管理体制的问题。鼓励政策再为优厚,如果相关管理体制的改革跟不紧时代发展的步伐,公信力缺失,恐怕即便在深圳也会遇到血荒。

关于我国献血管理现状,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严重问题。一是,很多地方是由各地红十字会负责,而红十字会现在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二是,各地血站或者叫血库和其他一些公益性组织及相关管理机构一样,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严重不透明,公众无法看到一个地区的血库里一共有多少存量的血液,也不知道是不是存在相关管理人员拿去做非法生意的情况,而媒体还能曝光有人用血液浇花之丑闻,公众自然大为恼火;三是,《献血法》第5条规定,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率先献血,可公务人员的表率作用总是无法得到体现。

血液采集和管理体制的公信力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知道,在许多西方国家也存在“捆绑献血”的制度,比如,一个人18岁成人礼时必须献血,比如,大学拿毕业证必须献血。这样的捆绑献血似乎是侵犯个人自由,但它却能够长期存在而不受公民质疑,原因就在于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捆绑,即他们的献血制度、血库的管理现状,都是让老百姓放心的,是完全透明的。

“终生无限量免费用血”的诱惑力很大,各地也可以学习深圳这种做法。但是,根本的问题仍然在于落后的管理制度并不能让人放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全民献血的热情才会得到提高。

鼓励无偿献血别限于褒扬

无论是献血还是器官捐献,都需要通过宣传的力量减少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医学知识和医学新进展,还要理解并直面人性的特点,这样的宣传才能避免假大空,才能达到目的。

深圳为鼓励无偿献血,更新了相关《条例》:从明年起,凡是符合规定者的临床用血,将可终生无限量优先使用,免交临床用血费,他(她)的配偶、子女、父母临床用血时,也可合计免交其无偿献血的等量血液的临床用血费用等,这应该是对无偿献血者的道德褒扬之外,又进了一步的务实鼓励。

为了鼓励无偿献血,各地出台了不少鼓励措施,包括之前的父母献血可以给中考的孩子加分等,虽然政策有失周全,但能看出制定者想推动无偿献血的初衷,毕竟目前的血液供应仍不能满足需求,各地时时会有“血荒”发生。但是,这种纯粹的鼓励或者说对道德褒扬的强化,反倒容易让人误会献血,似乎献血对身体有损伤,所以才值得如此表扬鼓励,而这,也是始终影响人们无偿献血的关键,事实上,已经有多个研究证明,经常献血者的身体是可以获利的:

芬兰的研究者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也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 1/2,这是因为,献血降低了血液的浓度,而后者容易引发血栓……类似的研究结果不胜枚举。 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对民众进行宣传,而不是一味地从道德层面推进,可能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宣传也更接地气。

也是在日前,我国一位著名的器官移植专家谈到器官移植离不开的供体问题,以肾移植为例,我国的需求者与供者之间是15万-30万:1,每年至少有15万的人在等待1个肾脏。但随着法律的完善,中国越来越面临着供体短缺的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像“无偿献血”这样的供体捐献,目前,这种捐献在广东、浙江等地区的数量提升很快,其中一个原因是,捐献者或者是捐赠者的家属觉得,通过器官捐献,不仅仅是救人一命,而且也能让自己的生命在受者身上延续,这种观念是促使他们坦然地签下捐赠书,慷慨帮助他人的关键。相关专家也指出,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宣传器官捐献,而不仅仅是褒扬捐献者的无私,可能更容易推进我国器官捐赠的进程。

无论是献血还是器官捐献,都需要通过宣传的力量减少传统观念的影响,这样的宣传,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医学知识和医学新进展,而且还要理解并直面人性的特点,这样的宣传才能避免假大空,才能达到目的。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