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官巨腐”看“芝麻官”

从“小官巨腐”看“芝麻官”

在传出“大老虎”相继落马的消息后,又爆出“芝麻官”被调查的故事,一时间“小官巨腐”成了网络热词。

“小官巨腐”折射出的是干部思想中的“夹门缝”和“擦边球”心理。“木秀于林,风比摧之。”反映出一些中层干部或者基层干部扭曲的自我安全价值观,认为自己的官帽不大,只要不出头,没人会找自己麻烦,躲在领导的光环下或者群众盯大不盯小、重事不重人的监督和维权盲区,肆意腐败,以求得名利双收。像夹在门缝里的苍蝇,看似危险,实则安全。“通则痛,通则达。”这又反映出这些干部畸形的取向判断,认为执权在我手,天下尽我有,多开小灶,遍地开花。只要不与政策、纪律面对面冲撞,打打擦边球也是不易被发现的。

然而,无论是“夹门缝”还是“擦边球”,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危巢之下安有完卵?无论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都在行政生物链中占有关键一环,一旦行为脱节,势必引发政意民意阻塞,终究来还是要撑破脑袋,胀破肚皮。举头三尺有神明,令出必行,法出必严,既然出台了各项禁令、规定,必然不留死角。即便组织没动作,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终究成为皇帝的新衣,历史的笑柄。

“芝麻官”犯事,并不少见,但“芝麻官”出大事确实鲜有听闻。这表明了党中央坚决反腐的决心和媒体舆论、群众监督的觉醒,有人说“芝麻官”难当,当好“芝麻官”更难。

马斯洛心理需求学说把人的最高需求定位为自我实现的需求。把生理和安全两个层次的需求混同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或许成为一些“芝麻官”不严格要求自己,敢于胡作非为的心理动力。认为当了官就有了钱,实现了自己的经济追求;当了官有了势,实现了自己的权利追求。然而,真正的自我实现到底是什么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像涂红刚那样永葆党的青春和活力应该算是实现了自我;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像焦裕禄那样确保群众利益最大化应该算是实现了自我。“芝麻官”腐败,就是权大位不大,胆大心不大的体现,做好“芝麻官”,不断淬炼思想政治甚至是信仰升华成为最基本的素质。应当正视自己,摆正位置,严守该守的纪律,用好手中的权力。

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越来越重视对有实绩,有作为的干部培养。有的“芝麻官”盲目地认为,身边精英成群,进一步发展太困难,不如停步不前,站在位置上谋取回报实惠些。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阐述,社会当建立一种人与人的契约关系,也就是社会契约精神。作为通过层层考核、提拔,履行了手续,签订了文件的“芝麻官”,在位不图为,彻底地破坏了这种契约精神。随着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在人民群体间的不断觉醒,对于破坏契约精神的“芝麻官”势必用手中的权力让他们日子不好过。做上了“芝麻官”,就应当在各自的工作上谋取思路,争取作为,用干出实事的决心来维系这份契约,日子才不会不好过。

阿尔贝特在《敬畏生命》一书中指出,人应当与生命休戚与共,互生和谐。“芝麻官”与群众就如同文中阐述的人与生命的关系,只有怀着敬畏之心才能达到共生共荣的平衡。“芝麻官”怀揣着或这或那的作祟心理,把对群众的敬畏抛到一边,严重倾斜了“芝麻官”和群众的天平,一旦群众冲向“芝麻官”,“芝麻官”必被压为粉末。走群众路线,也就是为了把群众和干部融为一体,共生共荣,保护“芝麻官”免受岩落卵崩的悲剧。怀着敬畏之心为其服务,凡事必答,遇事做好,不怀私心,维系好“芝麻官”和群众的平衡,“芝麻官”同样也会成为敬畏的受益者。

“芝麻官”不好做,只要常怀敬畏知心,摆准权责位置,履行契约精神,或许“芝麻官”也不是太难做。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