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挑战与任务(2)

法治政府建设:挑战与任务(2)

2、法治政府建设在重点领域、重点制度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信息公开制度上有所突破。从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申请信息公开的案件和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的数字大幅攀升,为什么呢?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一个很特殊的法。其他的法律,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是约束老百姓的,给老百姓设定义务的,但是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了老百姓的权利,调动起了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告诉老百姓说可以申请信息公开了,政府有义务公开某些信息了,那老百姓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所以在短短的几年内,申请信息公开的数量大幅增加,政府也因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个领域的制度变革,对中国整个民主法治的影响的确非常大。不要看它只是一个行政法规,但它发挥了比法律更大的作用。

二是在问责制度上有所突破。问责是一个新概念,但跟我们传统上强调的责任制、错案追究制、执法责任制等内容是差不多的,只是表述不一样。问责最早始于2003年非典,从那以后问责的风暴一浪高过一浪,问责制度从过去的一种特殊情形下的极端措施,变成了一个常态。只要有突发事件,包括群体性事件、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就会去调查,看谁有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进一步建立决策问责制度和纠错制度,即决策错误造成了损失,要追究决策者的责任。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问责制度从过去的风暴式、运动式的问责,到现在专门制定了相关的中央文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下一步还需要再进一步规范化,比如制定问责方面的法律。因为现在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的问责,还没有扩展到像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这种程度,而且有些领域是不健全的。

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上一届政府连续进行了6次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将国务院部委的3600多项的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到了1100多项,清理掉了接近70%。地方上也清理了7万多个审批事项。本届政府又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先后6次取消下放了632项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削减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管理权、转变管理方式的行政审批事项规模是很大的,而且还在继续清理。审批制度改革对于促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实现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政市分开、政资分开,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四是在一些具体的制度上取得了突破,比如说执法责任制的建立,自由裁量权标准的细化,还有加强市县依法行政的决定。这些具体制度的出台,对于规范整个行政活动,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增强基层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