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挑战与任务(4)

法治政府建设:挑战与任务(4)

(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法治政府建设带来的新挑战

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用户超过10亿,网民超过6亿,微博用户超过5个亿,微信的用户也已经超过3亿。大规模使用现代新兴媒体,对政府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挑战。新兴媒体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比其他监督形式要有力得多、直接得多、快得多。对官员个人的监督效果尤为明显。这对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水平。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这些年来,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源于我们的决策不科学、不民主,不规范。发生的多数群体性事件,都与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有关。而公共决策没有履行必要的程序,比如说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集体讨论决定、风险评估等,这自然就会引发这样那样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通过新兴媒体的传播,很容易形成聚合效应,进而发展成一个重大的公共群体性事件。

所以,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重点。但是这个工作任务很重,推进的难度很大。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先后公布的相关法律,包括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强制法,基本上是围绕着具体行政行为展开的。而抽象行政行为、红头文件、政府决策,基本上游离于法制之外,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如何规范抽象行政行为,特别是行政决策活动,成为当前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一个难点。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对决策做了一些明确的要求,建立了三项制度。第一个就是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制度。所有的政府决策规范性文件,必须两年清理一次,规章五年清理一次。为什么要清理,因为由于红头文件太多太滥了,往往跟法律法规相抵触,不一致,所以必须及时清理。第二项制度就是规定了行政决策的程序。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必须履行五道程序:一是公众参与,二是专家咨询论证,三是合法性审查,四是风险评估,五是集体讨论决定。这五个程序缺一不可。第三个制度就是决策的责任制,也就是决策问责,决策责任追究,实行谁决策谁负责的基本原则。

这个决策程序是未来法治政府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程序,有赖于我们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意识,制定相关的行政程序等方面的法律。

(二)进一步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很多社会矛盾是在执法过程中引发的。当前,行政执法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第一个就是选择性执法问题比较严重。选择性执法的结果看起来好像是合法的,执法的权限、执法的程序方式可能都是合法的,但是执法的目的和主观动机不纯,这会极大地损害执法的公信力和执法的权威。第二个是执法过程中的暴力执法、钓鱼执法、敲诈式执法屡见不鲜,这会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公权力在执法者手上,想滥用很容易做到,但老百姓对政府公信力的认识会发生质的改变。

因此,在新的条件下,约束和规范自由裁量权,保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证法律实施很重要。现在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曾经提过一个建议。希望通过建立以法治为重要指标体系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即“法治GDP”保证法律的实施。过去政绩考核都是考核领导干部的经济GDP,以后除了经济的GDP之外,还应该考察他法治GDP,也就是说他在贯彻落实法律,实施法律方面的成绩如何。很多地方建立了法治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把法治纳入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占10%、5%、3%不等。如果能建立起一个把法治作为重要指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一定会促进法律实施。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