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3)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3)

总结经验,创新进取,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农村信息通信发展步伐,更好地支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农村信息通信发展步伐,支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国家把宽带网络提高到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制定实施了“宽带中国”战略、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物联网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信息通信技术日益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些都为村通工程实施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通过不懈努力,村村通工程的成果得到各方面的广泛认可,中央及相关部委重视关心、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老百姓热烈欢迎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加之多年探索形成的有效运行机制和成功经验做法,为今后村通工程实施和农村信息通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也要看到,村村通工程深入推进和农村信息通信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突出表现在:一是资金投入困难。随着村通工程的深入推进,尚未通电话和宽带的村寨自然条件越来越艰苦,并基本集中在西部偏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电信企业施工难度和投资压力越来越大。比如偏远地区建一个无线基站的成本已近百万元,加上长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更高。村通工程实施属于电信普遍服务范畴,长期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解决问题。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对相关企业给予补偿。《“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发展的长效机制”。当前,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这项工作。二是农村宽带网络使用率不高。由于受制于经济条件多数农户买不起电脑,网上适农信息内容和在线应用少,偏远农村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人才缺乏等原因,部分农村宽带设施“建多用少”的问题明显,“信息惠农”效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要更加注重推进信息下乡活动,着力抓好“四个一”行动,即每一乡建一个信息服务站,每一村建一个信息服务点,每一乡建一个网站,每一村在网站上开通一个栏目。当前,“四个一”行动正在稳步实施,要加大力度,深入推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村通工程实施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加快农村信息通信发展步伐,更好地支持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相关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研机构等的意见建议,研究制订村通工程“十三五”规划或行动计划。二是要健全完善制度规则和运行机制,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村通工程建设。三是要紧密结合“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网络覆盖、提高网络性能。四是要适应农村信息通信发展实际,加强经济适应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让农牧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提高村通工程实施实效。五是要深入开展信息下乡活动,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国家扶贫工作,对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信息扶贫”,帮助特困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