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话语体系(3)

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话语体系(3)

二、党提出打造并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话语体系的历程

打造并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话语体系作为完整的时代课题虽然现在才提出来,但是我们党在为实现历史使命而奋斗的过程中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回顾这个历史过程,对于我们全面把握打造并形成这一话语体系的重要性以及这个话语体系的内涵和实质,对于我们回答好这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潮流相结合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一成立就面临两大历史任务即两大历史使命: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党在为实现两大历史使命而奋斗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如何对待西方思想文化这三个重要问题。当然,由于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和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不同,从而正确解决这三个“如何对待”问题的轻重缓急也不尽相同。

中国共产党人首先遇到的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不能完成党的第一大历史使命的。1921年中国诞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开始了民族独立和复兴道路的探索进程。后来,大革命的失败和 “左”倾教条主义几乎把革命成果损失殆尽,这是极其惨痛的教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正反两方面经验中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反对党八股》再次强调:“必须联系中国的革命实际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如果说毛泽东在这里讲的学风属于思想路线范畴的话,那么他提出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则属于文风。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有与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相适应的话语体系。

邓小平也很重视提倡与正确思想路线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邓小平针对当时党内还存在的由于思想僵化带来不好文风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当然不是说不要引人家的话,是说不要处处都引。主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江泽民既重视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又强调这种学习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实际,立足于增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能力。他指出:“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2页)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国外,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学方法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2004年5月29日第1版)2004年开始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党中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重要使命,再次提出了打造并形成中国话语体系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