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文艺工作的使命担当

深刻把握文艺工作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位高远、视野恢宏,内涵深邃、指向精准,语重心长、坦诚亲切,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大使命,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首先就要学习理解到位,深刻把握文艺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使命担当。

从我们党指导和推动文艺发展的历史脉络着眼,深刻理解和把握文艺工作的使命担当。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都对文艺工作作出重要推动和部署。72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掀起了我国革命文艺大发展的新高潮。35年前,邓小平同志出席第四次文代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文艺发展的新时代。之后,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又几次出席文代会作代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推动了新时期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文艺事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承担起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与学习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历史地看待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里程碑意义和深刻内涵,更好地理解党的文艺政策的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认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任务着眼,深刻理解和把握文艺工作的使命担当。文艺是文明发展的鲜明标志。纵观古今中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一个大的文明形态的兴起,都必然伴随着文艺的发展高潮。欧洲文明崛起时伴随着发轫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美国文明崛起时伴随着美国文艺的兴盛繁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版图上独树一帜,在中国领先世界时期也同样出现了中华文艺的灿烂辉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和积累,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今天的中国,正重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历史落在我们肩上的重大使命。这一使命也必然要体现在反映中国前进面貌、抒写人民伟大实践的文艺发展上。面对这种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文艺工作地位重要、作用独特、责无旁贷。我们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主动融入这一时代任务之中,主动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主动发挥文艺在提升人文素质、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科学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