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之后的红四军将士们(4)

古田会议之后的红四军将士们(4)

红军东征,是一、五军团利用第三次和第四次反“围剿”的间隙,为扩大苏区、扩大红军、筹备物资打的。由赣入闽,十一师一直是前卫师,一路上斩关夺隘,所向披靡。在部署东征最关键的战役——漳州战役时,毛泽东亲自选定十一师为主攻部队。在战斗中,十一师缴获两架国民党飞机,这在武器装备非常落后的红军中,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为了了解飞机的战斗性能,刘亚楼还让被俘的飞行员作了一次飞行表演,让飞机在漳州城飞了一大圈。刘亚楼也真是与飞机有缘,后来在乐安战役中,红十一师又击落一架敌机。

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派刘亚楼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他是首任空军司令员,恐怕都与缴获这3架国民党飞机有关。

“强渡大渡河”,杨得志指挥下的英雄壮举

古田会议召开期间,杨得志先在红四军二纵队当战士,后在红十一师通信警卫排任排长。古田会议形成的决议“使红军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整个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杨得志对古田会议的这一评价,他从当排长一直讲到当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古田会议之后,追随着红四军的战斗历程,杨得志参加了历次反“围剿”、长征到陕北的全部战斗。“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是红一军团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战斗经历,而“强渡大渡河”就是杨得志指挥红一团创下的历史功绩。

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准备强渡大渡河。

安顺场渡口河宽3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耸立。在红军到达之前,川军第五旅第七团一个营抢占了这一地区,正在构筑工事,凭险防守。情况对红军十分不利。

24日晚,由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率领的红一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先遣队首长刘伯承、聂荣臻也已亲临阵地指挥。他们向杨得志、黎林交代任务,一起制订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经研究决定,由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二连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四名当地船工摆渡。

当晚,黎林率二营到渡口下游实施佯攻,杨得志率一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两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一只木船。

晚9时整,刘伯承下令开始强渡。突击队分成两批,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人先渡河,勇士们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快接近对岸时,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第一船突击队的9名勇士上岸之后迅速控制了渡口,为第二船的战友们杀开了一条道路。孙继先带领第二批的8人很快也渡河成功。

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他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一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红军部队成功地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在作战中的英雄壮举,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作者为原《星火燎原》编辑部编辑)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