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淡”如何,要看公众是否满意 (2)

“咸淡”如何,要看公众是否满意 (2)

食盐安全仍然有保障

听到公众担忧最为集中的是“盐放开之后,不可避免会出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事实上,现在为止,只有个别以工业盐冒充食用盐的案例。

目前,食盐安全建立在两个主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即“GB5461-2000食用盐”以及“GB2721-2003食用盐卫生标准”。多年以来,相关公共管理部门正是在上述标准框架内对食用盐实施了大体有效的监管,才保障了如大家所说的“食盐安全还没有出过大事”。这一套管理框架还将继续有效运行,和盐业专卖体制的存废没有任何关系。更何况,市场化比专营更有优势,也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我参与的互动节目中有这么一段对话,主持人问一位打进电话来表示担心的听众:“粮油放开这么多年了,充分市场化了,你买粮食和食用油时怕不怕?”那位先生回答说:“我买熟悉的牌子,买有信誉的牌子。”那就好办了,即使在2016年之后,食盐封闭流通体系被打开,中盐依然是市场主体,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消费者依然可以买到中盐品牌的各种食用盐。至于在以后的年月里中盐是否还能继续保持龙头老大的地位,谁也不好说,这要看公司之后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表现了。

老百姓除了不必过于忧虑外,有一件事是必然会碰到的,还要做一点“功课”的。放开盐业专营,食盐产品必然品牌大增,产品内涵的“花头”也会越来越多,这要求消费者不断提高消费判断能力。而在只有一个产品的年代,这个判断选择能力是没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