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捐赠要精耕细作

爱心捐赠要精耕细作

郑州多名残疾人致电表示不解:残联冬季送温暖,不送棉衣、被褥,却给每人发了两套少女裙裤。他们中的一些男士称,四五十岁的男士,被送了少女裙裤,心里感觉特不舒服。专家称,送爱心应注意受捐对象、时间和方式,别让受捐者伤自尊(12月8日《大河报》)

原本暖意满满的爱心捐赠,因为冬季送夏衣,男士送女裙,变成了刺骨的伤心。

有人对捐助企业捐献女装表示质疑,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批女装系上海一家女装企业无偿捐献给中国残联,双方签订协议,由中国残联下属的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下发各省残联。每年夏、冬季节,仅河南一省均能收到1万至3万件女装,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5年时间,需要看到,除上海这家女装企业外,并无其他企业捐赠服装,可见捐赠企业的爱心,当年的库存女装并不算积压物资,而如此大批量的捐赠物质,清点打包发货运输也需要时间,再等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一级级地发送下来,可不就到了冬天了吗?对于爱心企业的无端质疑可能会伤害企业的拳拳爱心。

但是,如果残联工作做得细致,就可以消弭这个反季节的时间差。从上级残联机构来说,接受捐赠物资,当有严格的审查程序,而不是全盘照收、粗用滥放。主管机构在与企业签订捐赠协议时,要么和对方加强沟通,加快捐赠流程,要么加强管理,强化效率,比如上海的女装多以小版小号为主,全国残疾人士是否需要、适用如此大批量的南方女装?北方入冬时间早,收到反季节女装时,有无必要不分省份、区域、需求和性别一概“排排坐,吃果果”?而到了基层残联,如果建立了残疾人信息管理,对残疾人的身体情况有所了解,或者征询过他们的意见,或者扩大储存管理的渠道,做到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任何一个环节做好了或者有所改进,一方面让受捐衣物送到真正需要者手上,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显社会爱心,物尽其用,达到双赢,就不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

说到底,还是官办慈善机构的作风使然。当收受捐赠和发放物资在工作人员眼里只是一种数字要求和成绩显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慈善要旨,当工作人员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管理、发放物品,而不是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高高在上、不管不顾的捐助发放会对受捐助者形成心理压力,造成捐赠双方的“硬伤”。当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成为慈善机构顽疾,就难免衔接不力、监管疲软,效率低下,饱受诟病。

“冬送夏衣”再证官僚慈善之弊。对爱心捐赠的类别、接受、管理、分配与发放必须建立一整套的长效机制,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尽可能做到科学统筹、有效管理,及时发放。更重要的是公益慈善要发自内心,不仅是对弱者的同情怜悯,还有对帮扶对象的关爱和尊重,更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做依托。因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帮扶,才是慈善的本意。爱心捐赠只有“精耕细作”,细心呵护,才能开出美丽花朵,温暖人心。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