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实践路径选择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牢固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必须选择正确的实践路径,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多项并举推动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新高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稳定,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要真正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中东北非和一些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绝对不允许在意识形态领域搞所谓的指导思想“多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广大人民寻求民族富强的道路,也是我们党寻求真理,探索科学理论指引的光辉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民族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灵魂和思想基础,绝对不能动摇。邓小平曾反复告诫我们,要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22)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就是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广大党员和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积极开拓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境界,克服理想淡化、“精神懈怠”、“西化”、“分化”所带来的风险,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底线,建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际对话机制,塑造当代中国的国际形象,积极增强意识形态的主动性,打好主动仗,这也是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根本要求和必然出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