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15日晚,中央纪委专题片播出。中央纪委首次以专题片的形式公开披露大量“四风”细节。专题片披露的信息显示,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吴顺江因不堪忍受会议频度过高,让人统计全年的会议数量。据统计,该厅一年召开会议数量达1068个,意味着平均每天就要召开或参加3个会议,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该单位编制人员不过125名。(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编制人员不过125名,每年开会居然高达1068个,用所谓的文山会海形容绝不夸张!时间都去哪里了?如果精力都在开会上,还有没有时间工作?对此,有网友调侃,“上午交流会,你忽悠我,我忽悠你;中午迎宾会,你灌醉我,我灌醉你;下午表彰会,你吹捧我,我吹捧你;晚上联欢会,你搂着我,我搂着你……”也许这种会议,只是个别现象,但足以说明有些会议质量不高,或者纯粹就是以开会之名逍遥。
有些会议除了浪费时间,还糟蹋公帑。有例为证:日前,广州市审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被调查单位召开发生会议费支出的会议4325个,会议费支出合计7035.14万元,人均会议费支出最高为6.5万元。“人均会议费支出6.5万元”,分外刺眼,令人心痛。其实,一些所谓的会议压根就不该开。根据广州审计局的调查,有些单位在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这究竟是开会呢,还是以开会名义游山玩水?除此之外,会议乱象还体现在,虚高会议费支出总额,会议酒水领用手续不完备、会议费支出超过日人均定额标准等等。
凡此种种,难怪会议费被称为继“三公”之后的第“四公”。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认为,“三公”消费越盯越紧,一些招待经费就被作为会议费掩盖起来,“不能把会议变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如此说来,一些所谓的会议已经涉嫌腐败,或者以开会之名,大兴腐败之实。
据报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已压缩会议58.6万个,这是不小的成绩,但仍有很多会议需要压缩。时值年底,又到了开会的高发期,我们能不能少开会呢?取消可有可无的会议,天塌不下来。
身为一厅之长,吴顺江难忍会议频度过高,而普通参会人员更是抱怨不已——“上班没干啥,一直忙开会,大会接小会,神经快崩溃”,这说明开会确实不得人心。既然如此,不妨落实中央规定,精简会议!当然,千万别开会落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