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拍摄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的照片引发众怒。图片中,两名身着T恤的年轻男子摆出各种不雅姿势,与纪念馆外的群雕合影。
拿不雅当有趣,以无知显“个性”,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情况在公共场所,特别是纪念馆等特殊公共场所并不鲜见。今年6月,河北保定清苑县一座烈士陵园内,一名少年在英雄纪念碑前做出不雅动作,还踢倒一块墓碑。就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恶搞照也并非个例。据管理人员介绍,有人合影时嘻嘻哈哈,有人直接站在雕塑底座上,更有甚者坐到屈身逃难的老者雕塑上去拍照,而他们的好心劝阻还常被说成多管闲事。凡此种种,引人深思。
纪念馆不是普通公园,很多纪念馆背后承载着民族的巨大屈辱、深重苦难,寄托着人们对那段惨痛历史的铭心记忆。不管是谁,身临这样的场所,理当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保持敬警矜庄之态。换句话说,不管什么人,就算对历史知之不多,但至少也该明白纪念馆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如此恣意妄为,荒唐作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即便没有达到伤害民族感情的程度,至少也是对生命的亵渎和冷漠。对这样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教育批评,必要的话还应予以法律制裁,决不能任其蔓延开来。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而不知、不懂、不尊重历史,无疑会助长这种背叛。不分场合恶搞取乐的行为时常出现,正是警示我们,加强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国民教育,引导所有人铭记历史、不忘苦难已刻不容缓。在这方面,不论是个人学习、家庭熏陶,还是学校教育、社会影响,需要加强的地方还有不少。与此同时,文明素质教育也亟须跟上。在这个思想多元、解构盛行的年代,教给大家懂得轻重、把握分寸、区分场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无知、无畏、无耻”的亵渎之举才会失去生存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