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强调要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和重点,切实提高新常态下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起步之时,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重大历史机遇、落实重大支持政策,着力促振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稳增长;狠抓简政放权、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激活力;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着力增后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底线补短板,着力惠民生,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九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辽宁同全国相比,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差异。我们的困难和问题,表面看是外部需求不足、投资拉动减弱所致,实质是尚未根本解决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是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的集中显现。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我们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摆脱惯性思维的羁绊,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唯此,才能抢占先机、勇立潮头。否则,有可能错失良机、付出代价。
新常态下要有新认识。新常态的“新”,意味着同以往相比,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呈现一系列趋势性变化。对发展理念要有新认识,不以GDP论英雄,不是简单的不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要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增长;对发展速度要有新认识,不过分强调发展速度,不是任由经济“自摆”和“坐过山车”,而是要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对工作方法要有新认识,不能急功近利,搞短期刺激,但也不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是要认清大势,保持定力,精准施策,抓住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
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站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优化升级,做好加减乘除法,以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质”的飞跃。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让各项改革措施持续发力,使各项改革决策落地生根,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挖掘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临边、邻近市场,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新常态下要有新本领。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危机感、紧迫感,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内涵实质,及时汲取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力量,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做法,认真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方面的书籍资料,悉心钻研国际、战略、心理方面的知识案例,做到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做到抓经济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切实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克服等待、观望、畏难情绪,常怀履职尽责、为民解忧的担当之志,永燃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工作激情,以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作敢为的精神和干劲投入到推动改革发展振兴宏图伟业之中。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全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努力把振兴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