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国改革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被普遍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的各项改革措施在这一年开始全面启动,其中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单独二孩政策开始具体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界围绕新的生育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展开了全面的讨论。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也进一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及相关社会保障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广泛讨论单独二孩生育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与完善,开启了我国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事业的新时代。“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界广泛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刻阐述了当前实行“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内涵及意义,在积极评价新政策有利效果的同时,提出需对可能出现的暂时性负面效应进行客观预判。二是对“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实施的具体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新政目标人群的定位、新增人口的测算方法以及相配套的社会政策等。三是从历史的向度,详述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轨迹,着重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出台的历程。四是从横向分析的视角,与国外的生育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进行生育政策调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时也介绍了国外实施人口政策调整的经验与教训。五是探讨了“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后未来的中国生育政策走向,特别强调从“单独二孩”到“普遍二孩”的渐进式之路。
深度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依旧是2014年学界关注的重点。此次生育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积极回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其中最受学界关注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地域分布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预测我国未来不同阶段老龄化的程度和可能到来的高峰时点,并对我国分区域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二是探讨了老龄社会中的养老问题,包括养老模式和照顾成本、老年人健康状况。此外,还关注了弱势的老龄群体如农村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三是研究了我国养老保险的效应、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改革的方向。四是讨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用量化方法预测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供给和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城镇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五是进一步强调了在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即一方面应提升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质量来应对劳动人口衰减的挑战;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业以面对老龄社会带来的可能机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