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风的四个本色与特征(3)

邓小平文风的四个本色与特征(3)

| 深刻透彻 |

邓小平的文风平中见奇,平凡中见伟大。所谓静水流深,海纳百川。他的讲话文章,说理简明扼要,分析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把宏大的思想和卓越的理念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往往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邓小平深刻透彻的文风,也是他的个性使然。他善于抓大事、谋长远,举重若轻,不拘小节,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他爱好桥牌、登山,喜欢散步、游泳,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在从容自然中决策国家大事。

邓小平虽然很少有长篇大论,但邓小平的讲话、文章长于说理,善于分析。邓小平说:“无论是开会发言,写文章,都要进行充分的说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正是通过说理和分析,增强了其思想和观点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看邓小平的讲话谈话,他往往是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一语破的,起到“四两拨千斤”、一言九鼎的效果。他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稳定压倒一切”,“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这些提法和观点,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精神原子弹的强大威力。

伟大的理论在于它的深刻洞察力,它能够高屋建瓴,看到事物的极致,达到真理的境界。邓小平的思想观点之所以能够成为邓小平理论,也在于此。如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思考,他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从我国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