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短精炼 |
邓小平的文风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短精炼。他一贯主张“文章要短而精”,反对开长会、讲长话,提倡开短会、说短话、办实事。他的文章言简意赅,短小精炼,没有长篇大论。用最简短的话,把复杂的事情说得清楚明白,这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也考验一个人的思想和表达功力。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共收录119篇文稿,平均每篇2300字左右,其中1000字以下的文稿有68篇,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短文同样可以发挥大作用,他所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改革开放思想,阐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等,都体现在他的这些文稿之中。浓缩的都是精华,邓小平的文章讲话正像浓缩的铀,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邓小平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炼。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正是在这篇历来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邓小平还说:“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问题,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
文章宜短,又要恰到好处。如行云流水,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文章讲话,也不是一味的都要为短而短,而是宜长则长,宜短则短,达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境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