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露宿街头死亡折射救助模式有待改进(4)

民工露宿街头死亡折射救助模式有待改进(4)

民工冻死街头,救助为何总是失灵?

年仅47岁的老崔在寒冬里离去,几乎没有引起像他一样每天露宿的打工流浪群体的太多关注,倒是让救助管理站的人“头大”——面对“好意”民工总是选择拒绝。但天寒地冻露宿街头,不出事只能是偶然。

我们暂且不说屡被诟病的救助站内部各种问题,会让求助者望而生畏,甚至是谈“站”色变,导致“宁愿受冻挨饿也不愿意进站求助”。仅仅是救助站位置距离市区较远这个问题,就直接给有求助需求者带来不少“麻烦”。一方面,一些特殊人群“求助无路”,连救助站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怎么主动上门求助?另一方面,因为距离劳务市场太远,民工往返折腾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从而容易错过寻找工作的机会,他们拒绝进站救助也就不难理解。

作为靠财政投入建设和运转、以帮扶和救助为己任的救助管理站,工作和服务能不能积极主动一些?例如,针对还没能找到工作,确需临时救助的农民工实行专项救助,开通“求职专车”,让他们彻底放下顾虑,能够坦然地接受救助站的“避寒邀请”。毕竟,冬天是短暂的。

每年寒冬来临之前,几乎各地都会一再重申“做好城市流浪人员的越冬工作”,筹集足够的保暖物资、食物和药品;每每发生有弱势人员被冻死街头事件,就会组织民政、公安等多方力量,加大巡查力度,开展地毯式排查。殊不知,这些年复一年的措施总是一次又一次失灵,让许多无辜的生命在无奈中逝去。救助为何总是失灵?事前的防范为何总是不能到位,这些问题,拷问着当地有关部门的良心。

【启示与思考】

老崔的遭遇让人顿生痛感,如果他能够知道自己被冻死,恐怕就不会拒绝救助站的善意。然而,这是无法假设的,不确切地风险,在他们看来也许是别人的不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几分侥幸让他们觉得挨冻,比起来能够抢到活干,赚到一些血汗钱来说,要幸福许多。

老崔的死更象一面镜子,放大了象他们一样在城市底层谋生过活群体的生存状态,他们没有太多文化,家庭比较贫困,找不到固定工作,有限的零工也是有搭没一搭的,留守在城市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活着。正是因为如此,冬季的寒夜来临,“避风港”与“面包”之间的矛盾显得格外突出。如,一些民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也想睡宾馆,可是工作难找,挣不到钱。再者,打工在外,他们不愿把钱浪费在“享受”上,更不愿把时间耗费在救助站里和来往救助站的路上。

这些话相信都是真话,也都是实情。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们处在他们的境遇,必然会有着同样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不免使得救助工作很尴尬。宁挨冻也不要求助,有善意而不领情,似乎救助者很受伤、很无辜。当然,也有理想的解决方案,既然他们不愿意到救助站,那么相关的防寒防冻的关爱可以下沉,比如,发放棉衣棉被,提供热水等,提供御寒的保障。而事实上,相关部门也正是这么做的。

很明显,除了职业乞讨者,其他人拒绝接受救助的原因,都折射出现有救助模式还有待改进的现状。把救助站建到郊区,当然是为了节约成本,可如此一来,却给被救助者增加了太多的麻烦。被救助者也是公民和纳税人,为其提供好一点的条件理所应当。因此,在救助站的设置、建设和救助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更科学合理、更务实、更人性化。同时,也要加强宣传,消除被救助者的后顾之忧。让所有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都能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人性化温暖,无疑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和和谐度。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