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推动者和实践者(3)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推动者和实践者(3)

名师新工程,提升新质教学能力

2014年10月15日,在“名师工作室”挂牌仪式上,王宝付、姜鲁鸣接过校长、政委颁发的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工作室牌匾。

名师支撑名校,名校造就名将。国防大学确立了“名师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人才队伍建设的筹划已成体系。

实施新一代名师工程,他们设立“名师工作室”,实施教研人才“新苗”培育计划,重点培养扶持35岁以下的年轻新秀。每年重点扶持推出3个左右创新人才团队,依托重大课题、重大教学任务,采取“名师+团队”模式,形成跨单位跨学科、优势叠加的创新人才群体。

他们建立涵盖各学科领域的精英人才信息库,选调引进领军型拔尖型人才、军兵种人才和新型作战领域研究人才,完善教研人才项目培养、团队扶持、骨干发展支持“三大培养计划”,以及进修培训、代职锻炼、专项调研、出国考察、执行重大任务“五项锻炼机制”,着力提升新质教学能力。数据显示,在2014年指挥员班的教学课题中,中青年教员承担了三分之一。

从严治校,贯穿办学育人全程

国防大学连续7年出台党委1号文件,持续加大严教、严学、严考、严管力度,从严治校贯穿办学育人全程。

校风严了。在这里,不管是将官还是校官,没有上下之分、高低之分、新老之分,只有普通一兵、普通党员、普通学员。从军容风纪到集合站队,他们令行禁止,时时处处按条令条例办事。

教风正了。严格三级试讲、教材审定,完善教学督导、教学评估等机制,对拟上课教员实行“准入制”,课前由教研单位和领导机关联合审查把关,课后由学员测评授课质量。

学风浓了。周一夜校、周五学术报告、周六讲坛,大家感知最新热点态势、最先进技术发展情况和最前沿学术观点……学员学习思考的多了,交往应酬的少了;钻研课题的多了,无事闲聊的少了。

“健全完善从严治校制度机制,抓好校风建设是‘生命工程’,关系改革成败。”国防大学领导说,把从严治校作为主体内容和改革任务提出来,就是考虑把校风建设和从严治校提升到战略高度,深耕细作,善作善成。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