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概念就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按照斯大林的说法就是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的统一体就是生产方式。在马克思资本论或者在其他著作中,马克思用生产方式的含义有七八种主要用法,其中有的就单指生产力有的单指生产关系,有的是指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一个概念,就是有部分生产力的内容,也有部分生产关系的内容,过去苏联人也有在斯大林去世以后,一部分苏联经济学家就是这样讲的,中共老领导张闻天60年代有一篇文章也是这样认为的。改革以后也有少数经济学家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如果把生产方式只理解是为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一个概念,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似乎对说明很多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还是采用了过去的主流说法就是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个总和,因为这样的说法是最亲切,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说明问题,比如说生产力它谈的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谈的就是人与人在生产中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这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个综合体就是生产方式,当然我们这里讲的生产力马克思讲的生产力主要是指物质生产力,因为马克思以前,马克思同时代的经济学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当时文化或者精神生产力或者服务型的生产力当时占的比重很小,所以在他们的研究著作中较少的提到,主要就是研究物质生产,但是在今天在最近的几十年内,特别二战以后我们知道精神生产文化生产和一般的非物质性的服务性生产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要占到30%甚至于更多,人类发展的趋势也要占的更多,这样所以我们在谈生产力的时候,也应该包括文化的精神的服务的生产,所以在我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改变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社会生产,具体的要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还有包括一些服务性的生产。
那么生产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和生产力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呢?一般说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反作用,那么决定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当然这个生产力是指大的方面,那么生产力里面工具,生产工具劳动工具又是起标志性的作用,比如说在经典作家那从现实来看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的标志是石器,奴隶社会它的标志是青铜器,封建社会是铁器,从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从第一产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来看是蒸汽,十月革命前后,当时又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电气,所以当时列宁就是讲共产主义社会它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广义的,是等于全国电气化加苏维埃政权,当然如果再加还可以加管理方面,比如说泰勒斯、托拉斯,所以当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时候正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它的标志性的之一就是电气,所以当时列宁非常强调全国电气化。从当今世界,最近几十年来看如果作为标志性的工具技术应当说是信息技术,电脑、网络等等这些信息技术,当然我们知道生产力它决定生产关系它是从大的方面来看,那么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生产关系的建立是适合生产力的那么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越是适合,那么促进度越是大,那么如果不适合或者不适合的一面比较大,那么它就会阻止甚至于使生产力有所倒退。
所以这就是作用与反作用,毛泽东也提到这个反作用有时候也可以表现为决定性作用,那么这个决定性作用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它是决定性的反作用,还是反作用,它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个决定是不一样的,这个决定是太深的,决定它生出一个、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这样一个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是这个物和另外一个东西,两个东西它决定它的产生,产生什么样。决定性的反作用只是指当不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大发展的时候,那么这时候改变生产关系就起着决定性的反作用,所以他这个决定性还是反作用的决定性,也就是促进它,或者是阻止它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一个理论的一个难点,我们是这样来理解就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