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

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

摘要: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同毛泽东用来指导作战的战略方针根本不同。蒋介石以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力图先夺取重要城市,进而控制交通线,分割解放区,再进行“分区清剿”消灭解放军,变解放区为国民党统治区。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陈苑)辽沈、淮海、平津三大会战,国军伤亡154余万人,共军伤亡24.2余万人,伤亡人数几乎为6:1多,为何短短142天中,经历了抗日战争洗礼的国方士兵在与经验相对欠缺的共军战争中,如此不堪一击乃至兵败如山倒?理清这一问题,不能不回到两军最高统帅毛泽东和蒋介石身上来,也即他们如何应对三大战略决战。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封面

本文摘自《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 作者:金冲及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注:北京大学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对本书进行连载,禁止其它媒体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场大规模战争谁胜谁负,同双方的战略指导方针是否正确直接相关。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同毛泽东用来指导作战的战略方针根本不同。蒋介石以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力图先夺取重要城市,进而控制交通线,分割解放区,再进行“分区清剿”消灭解放军,变解放区为国民党统治区。而毛泽东却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只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指导方针的产生,植根于双方代表的不同社会力量,几乎贯穿在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结局。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全面内战是蒋介石一手发动的。他一直把中国共产党看作最危险的敌人,下决心要消灭它。早在抗日战争初期,他就说过:“此事乃我的生死问题。此目的如达不到,我死了心也不安,抗战胜利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这个意见,至死也不变的。”

抗战胜利了。打了八年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胜利,全国民众普遍期待着开始和平建设。蒋介石却急于发动全面内战。尽管由于胜利到来得比他预计的要快,国民党的军事主力还远在中国西南部,调动到各大都市和反共前线需要时间,所以,他也和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但那只是权宜之计,暗中已积极进行反共的军事部署。就在他“再电毛泽东盼速来渝共定大计”后两天(八月二十二日),他就“手谕周主任至柔曰:‘应印订《剿匪手本》一十万册,并另电令各战区长官就地印发各部队应用为要。’” 日军在南京签署投降书当天(九月九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共匪未清,则革命不能曰成也,勉乎哉。”九月十七日,他又以命令形式向内部重新颁发十年内战时期他亲自手订的那本《剿匪手本》,指令各部队“切实遵守”。

为什么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八年抗战刚刚取得胜利的时候,就如此急切地要发动全面的反共内战?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