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3)

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3)

摘要: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同毛泽东用来指导作战的战略方针根本不同。蒋介石以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力图先夺取重要城市,进而控制交通线,分割解放区,再进行“分区清剿”消灭解放军,变解放区为国民党统治区。

这些记载表明:蒋介石所说半年内消灭共产党,并不只是对外宣传或激励将士的口号,而是他急切希望实现的实际行动方案。

怎么打呢?蒋介石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那就是从夺取重要城市和控制交通线下手。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五日,他向军官训练团第二期全体学员作《匪情之分析与剿匪作战纲要》的报告时,对这个方针有一段详细的解说:

“大家要知道,现代作战最紧要的莫过于交通,而控制交通就先要能控制都市,因为都市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一切人才物资集中之所,而且在地理形势上,他一定是水陆交通的要点。我们占领重要都市之后,四面延伸,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交通线。交通线如果在我们控制之下,则匪军即使有广大的正面,也要为我所分割,所截断。使其军队运动的范围缩小,联络断绝,后勤补给都要感到困难,终于处处陷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所以匪军不能占据都市,实在是他致命的弱点。”

“因此我们作战的纲领可以说是先占领据点,掌握交通,由点来控制线,由线来控制面,使匪军没有立足的余地。”

他认为:解放军没有大城市作为根据地,就只能到处“流窜”,只能算是“流寇”;自己以城市为依托控制住交通线,解放军就无法流动,只能在分割状态下被国民党军“分区清剿”,最终归于消灭。他在同年二月十七日的另一次讲话中说:“现代战争和古代已大不相同。现代交通工具进步,兵员运动迅速,政府有飞机、火车、汽车和坦克,调动方便,流寇绝无隐蔽容身之地,怎么能存在?大家要知道:过去时代的流寇,只有两种本领:一种是负隅,凭借险阻,顽强抗拒;其次是流窜。……但现在的情形却完全不同了。交通如此发达,武器如此进步,无论什么险阻,经不起飞机的轰炸,无论流窜如何迅速,赶不上火车汽车,所以流寇是无法存在的。”

按照这个方针,蒋介石在发动全面内战的初期,倚仗自己的优势兵力,夺取了解放区许多重要城市,打通了一些交通线,控制了大片解放区土地,表面上确实占了一些便宜。解放军先后撤出苏皖边区的首府江苏淮阴、山东根据地的首府临沂,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九日又主动撤出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的延安。这给解放军也带来不少困难:根据地缩小或被分割,使部队打运动战的回旋余地减少,如果不慎,还可能因孤立缺援而被各个击破;后方供应基地遭到破坏,部队的弹药和粮食的补给常会遇到困难;一些重要城市的放弃,也容易使士气和民众心理多少受到影响,解放区的干部和官兵大多是本地人,看到家乡受到蹂躏,难免会出现某些思想混乱以至埋怨情绪。解放军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这在一段时间内也增强了蒋介石骄横的气焰。在他看来,只要这样一步一步地夺取解放区的重要城市和控制交通线,做到“局部的逐渐解决”,就能在不长时间内达到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目的。

可以举一个例: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不久,苏中地区是双方战斗十分激烈的地区。国民党军在这个地区的军事指挥者、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回忆道:“在苏中的七次作战,粟裕称‘七战七捷’,消灭蒋军六个半旅。当时,我部上报损失,在五个旅左右,约有四万人。有不少官兵被俘后,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我们还损失了不少武器装备。但是,由于双方作战目的不一样,各自评价也不一样。我当时奉命作战目的主要在于收复地盘,以占领城市,驱走解放军,维护占领区的安全。所以,尽管损失了一些部队,但最终收复了盐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保障了浦口至南京的铁路以及长江下游的交通,解除了解放军对南京政府的威胁。从这点上看,我部队达到了作战目的。由于我指挥的部队较多,损失一些,也算正常,南京政府从来没有怪罪我什么。”

但是,蒋介石在一个根本点上完全估计错了:人民解放军不是“流寇”,并且从一九二九年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起一直坚持反对“流寇思想”。它并不以重要城市为根据地,并不把它看作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而是以广阔的农村为根据地,在这里扎下很深的根。它的指挥员和战士大多是来自经过土地改革后翻身农民的子弟兵,内部团结,士气高涨,能够不怕疲劳地连续作战,能够隐蔽地发动突然袭击,或者迅速地秘密转移,跳出国民党军队精心策划的包围圈。它得到当地农民的全力支持,能够严密封锁消息,能够就地取得必要的人力和食品支援。就是国民党军队一时占领的地盘,也无法实行有效的统治。这是蒋介石没有想到的,也是他所代表的旧社会势力无法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本来为数有限的用于野战的军队,随着占领解放区一些城市和交通线,不可避免地要以很多部分改任守备。占地愈多,兵力愈分散,背上的包袱愈重,加上在作战中不断被歼,它的野战兵力越打越少。而分散守备的兵力,正便于解放军选择弱点,各个击破,一步一步地消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

至于漫长的交通线更不可能处处强固设防,解放军随时可以从薄弱环节处突破他的防线自由出入。国民党军队又不习惯夜战,到晚间宿营时,解放军经常可以轻易地穿越那些封锁线。郝柏村写道:“共军轻装,夜间机动能力特别强,尤其在长期控制区内,共军虽退而地方政权仍在;国军在新占领区,无法建立有效持久之地方政权,故共军无论大部队或小部队,均有钻隙机动之能力。”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