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运动鞋暗访的尴尬如何解?(5)

穿运动鞋暗访的尴尬如何解?(5)

运动鞋暗访,对纪委官员“不对就跑”的隐忧

公职人员在职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状态一直饱受舆论抨击,也是教育实践活动整治的重点;因此,南川区开展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为官乱为”专项治理活动,并开展明察暗访,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

然而,区纪委常委汪自力透露出的“总是便服加运动鞋,一遇事就跑,实在不行就只能掏纪委的工作证了”的讯息总让人不是滋味:纪委督查上班纪律,本就是份内职责。如果说身着便服和运动鞋,是为不招人耳目,避免被人发觉,自在情理之中;“一遇事就跑”怎么说呢?什么情况下需要落荒而逃?如果暗访违规搭建、黑心作坊,被发现了撒腿就跑,大家都能理解,不仅理解,而且佩服;但一个“总”字,和纪委的主要职责,决定了纪委官员暗访的地方,肯定不仅局限于违规生产经营的小企业,甚至可以说,主业就不在这里,而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应该是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地方。那么,为什么还要跑呢?是碰上熟人,害怕泄露行踪,所以积极回避;还是想要考察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故意做出傲慢的姿态激怒对方,避免正面冲突,所以只好跑?

尤其是汪自力透露的“实在不行就只能掏纪委的工作证了”更让人好奇:什么叫“实在不行”呢?难道被对方捉住无法脱身?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窘境呢?

按照汪常委的说法,本次查处的干部有40%来自群众举报。这也意味着,有相当多的群众参与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中。那么,他们是否需要“不对就跑”,如果没有跑掉,没有“纪委工作证”他们又该怎样脱身呢?更重要的是,纪委官员暗访,大多是通过办事来进行考察的,事情能否办成并不重要;但普通百姓到机关单位,办事才是最重要的。即便是“跑脱了”,早晚还要回来,难道要一次次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那么,当地机关单位公职人员的作风甚至态度,又怎么让人放心呢?

因此可以说,纪委“见事而动”固然让人莞尔,让人心酸,更让人心存忧虑,但愿南川区通过这次专项整治活动,能够消除这个隐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