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两种“自贸区”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

做好两种“自贸区”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

具体到现实发展路径,就是要建立、发展两种意义上的自贸区。对外,加快建立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自身瞄准高水平自贸区标准,主动自觉地进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开放尝试,倒逼国内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国际化、法治化和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这两种自贸区在功能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对外进行自贸区(FTA)谈判和参与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是战略目标,对内建立自贸园区(FTZ)是战役部署,是脚踏实地的改革试验和实践,通过不断扩大的试验和实践,帮助修正和完善我们的开放目标,最终实现民族复兴、和平崛起的中国梦。

现在,国内各地方争建自贸园区的积极性很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与更高水平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接轨就像当年入世一样,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新的动力。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中有一定的跟风或从众因素,也不排除有些地方企图以此来圈地搞开发。但从根本上讲,自贸园区热反映各地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看到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新突破的希望,看到了自贸园区带来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利好。不同地方有不同情况,不应当一哄而起。但是为了进一步发展,都要进一步开放,营造与国际先进水准看齐的体制和法律制度环境,这一点是一样的。所以,中央应当爱护和引导这股自贸园区热,鼓励更多条件成熟的地方参与到自贸园区试验中来。

同时,对于争建自贸园区的地方来讲,一定要找准目标,端正认识。第一,自贸园区是开放高地,不是政策洼地。建立自贸园区主要是靠进一步开放、建立与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规则接轨的体制和规则环境,而不是靠财税政策优惠吸引投资者。第二,自贸园区是改革试验田和压力测试场,不是仅供参观的盆景。建立自贸园区会带来一定风险、一定压力,必须承担起排头兵的责任,坚持先行先试,应当控制好风险,同时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坚韧。第三,建立自贸园区是国家战略,不是短期行为。地方开放改革和发展的规划及战略必须与国家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等相适应和配合。

总之,自贸区是新形势下我国扩大开放,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上世纪80年代第一轮开放的重要载体是四个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他们率先开放带动了全国的开放。进入21世纪以后第二轮开放的重要载体是加入世贸组织,入世带动了各个领域与多边贸易组织所代表的国际贸易规则接轨。现在,第三轮开放的重要载体就是实施自贸区战略和建立自贸园区。我们应当做好自贸区这篇大文章,借自贸区之势推动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更高水平国际分工和竞争。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外贸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