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芬兰人大都认为,任何人都有权利来举报腐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体的监督作用。政府官员一旦有丑闻被曝光,就会威信扫地,甚至被起诉。比如芬兰有一个议员接受别人送的戏票看演出,被记者曝光。因事出有因,虽然最终该议员未被送上法庭,但他的政治前途到此为止。二是社会团体的监督。芬兰约有6.3万个十分活跃的民间监督团体,时刻监督政府的腐败行为。三是公民的监督。任何公民都有权自由地检举和揭发违法的政府官员,芬兰议会还设立网站,受理公众对议员的投诉。
内心强大才能防止腐败
再好的法律也“很难强制让一个人不腐败”,“只有自己内心强大才能防止腐败”。芬兰政府认识到,与腐败作斗争不能只靠风暴式打击,关键要形成诚实信任的社会环境。
据相关资料介绍,长期以来,芬兰政府把反腐败教育与其公平、平等的理念紧密结合,诚实可靠的政治文化被逐渐培养起来,并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一是面向社会进行廉洁教育。芬兰中学就开设法律基础教育课程,培养公民的守法观念。二是面向公务员队伍进行廉政教育。芬兰年轻人从大学毕业进入公务员体系后,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培训使其弄清“腐败”的界限,即接受礼品或受请吃饭的上限在哪里,个人的权限是什么。三是重点抓执法系统的廉洁自律教育。通过廉政教育,营造了崇廉鄙贪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得贪污受贿行为如同偷盗抢劫一样,被全体人民视为卑鄙肮脏的不义之举。芬兰前最高检察院总检察长马蒂·库西马基说,公民自律是防止腐败的最有效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向他人行贿或替他人办事而索取钱财,都不符合芬兰人的思维方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