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制:铸牢军魂的“定海神针”(2)

党委制:铸牢军魂的“定海神针”(2)

苏军为何被抛进历史垃圾堆

党委统一领导,有利于确立党委在部队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委集体领导,有利于集中集体智慧,保证正确决策;首长分工负责,有利于部队全面建设,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党委制正确处理了民主与集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根本上确保了党的绝对领导,进而确保了我军能够发展成为区别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切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确保了这支军队形成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坚不可摧的凝聚力,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领导人民军队88年的奋斗历程中,面对的外部强敌数不胜数,进行了400多次战役,歼灭了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敌人,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面对的内部野心家也并非个别,在中国这片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土壤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妄图经营自己的“山头”,叫板党的权威,但所有篡党乱军的阴谋没有一次能得逞,成建制的部队没有一支被拉走,重大政治关头,军队总是与党中央在政治上高度一致,成为党和国家的忠诚卫士。

长征途中,张国焘拥兵自重,企图分裂党和红军,受到红四方面军将士的坚决反对,当他叛党投敌时,连警卫员都不愿跟他走。这位名叫张海的红军战士斩钉截铁地说:“他不革命,我还要革命呢!”人民军队是党领导下的军队,不是哪个人的奴仆家丁。

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军队视“一长制”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建军原则和制度,抨击党委制是“低级的制度”,天长日久削弱了军队各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的地位作用,造成动摇苏共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严重后果,落得亡党亡国亡军的悲惨下场。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的威廉·奥多姆中将在其《苏联军队是怎样崩溃的》一书中洋洋得意地嘲讽:“苏军并未被入侵的敌军消灭,它也没有企图从已处于土崩瓦解状态的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手中夺权,哪怕是为自身生存而孤注一掷。它也未曾向别国发动战争,以便团结国内民众来支持摇摇欲坠的政权。它握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核武器,却没有威胁使用它。相反,苏联武装力量只是埋怨不休,没有采取任何积极行动,最终——用托尔斯泰的话说——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苏联的前车之鉴,为我们必须坚持并发挥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优势,提供了生动有力的反面教材。

好制度需要真懂会用

军队领导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委制、双首长制、政治委员制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一种政治设计。历史证明,这些制度是我军铸牢军魂的可靠保证,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法宝利器。西方敌对势力完全清楚这一点,也极度畏惧这一点。唯其如此,他们千方百计、别有用心制造种种错误舆论,目的就是搞乱我们的思想、搞垮我们的制度,动摇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基。当前,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敌对势力加紧策动“颜色革命”,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真可谓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欲置我于死地而后快。

党委制是个好制度,但我们要看到,在一些部队对这个好制度不真懂不会用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人没能从政治上悟透其重要意义,对党作出这一制度安排的深远政治考量认识不够;有的人没能从理论上搞清其运行机制,对党委集体领导和首长分工负责、常委会和首长办公会、党委会和作战会、集体决定和首长临机处置等关系处理不当,其结果都会妨害这一制度效能的发挥,影响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人民军队肩负的使命任务更加光荣而艰巨。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古田会议精神,切实提高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坚决落实、熟练运用党委制这一“定海神针”的意识和能力。要以整风精神革除沉疴流弊,纯正政治生态,绝不允许结党营私,搞“小圈子”。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