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云南: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摘要: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我们党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讲话,阐明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方针原则和工作重点。在新的形势下,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保障和改善民生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我们党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落实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生死存亡。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党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赢得民心,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保障和改善民生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使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切财富为全民共享,这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生问题被量化纳入政府考核监督机制,各级官员的政绩观正从GDP坐标向“民生本位”转变;财政支出结构、调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逐步从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向公共财政,一系列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改善百姓生活、有利于维护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民生举措密集推出,看病、上学、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逐步破题,显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力量。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前提,人民幸福是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和动力源泉。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就是我们党不断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衡量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标准,就是人民群众是否得到更多实惠,是否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