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李自成,李自成在这个问题上,忽视了山海关的问题,当时叫关外问题,忽视了,当时只带了五万人,五万人去到山海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就叫皇太极就过来,过来了以后很快政权就颠覆了,所以说毛泽东说我们绝不学李自成,所以懂地缘政治的毛泽东在这个时候,当时用三十多万,初步上去是三十多万的兵力,就直接把这个战争抵挡在鸭绿江外,最后还是把这个安全边界和我们的安全线来说控制在八三线,我们的安全线某种意义上是和朝鲜有相当的吻合之处,正这一点来说,我们和苏联金日成共同来维护朝鲜的统一这是当时做的,正因为我们的安全线是跟它有相合的地方。所以这点来说我们在今天来说,我们也看到关外问题仍然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突破就不可小视,所以说在这一点我们要理解毛泽东当时,我们绝不学李自成这句话的地缘政治含义,这个口如果把住了,整个全国就好了一半,这个口要把不住,我们大西南就吃住了。当时隋炀帝就看到这一点,他没解决这一问题,唐太宗也看到这一点他没解决这个问题,明朝也看到这一点,那更解决不了这问题,明朝的颠覆和民国的颠覆都和关外的问题有关。
毛泽东在1949年的时候注意到这个问题,从1950年就开始阻挡,到1953年就彻底消除这个问题,消除这个问题,有了东北的工业基地,后来才有我们后来一系列发展,那我们为什么对中国这一带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还有一个关键地带是在哪儿?在中亚那一带,中亚那一带,我们在中亚那个地方,在历史上,能走到中亚也就过了帕米尔的时候,大概就是汉朝和唐朝,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汉唐这样一个形势是很憧憬的,如果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地图,这是我制作的,也就说当时汉唐和明朝和当时俄罗斯向东扩张这样一种形势,如果比较来看,就会发现中国汉唐,俄罗斯没有过来的时候,我们大部分力量是在北边,北边也就是匈奴和突厥,后来俄罗斯过来我们西北方向的压力,就匈奴和突厥的压力就少多了,更多的来说我们对于马上民族的压力更多的来自于东北,俄罗斯在西北的力量扩张那个地方比较晚,也就是说整个东西伯利亚这个地方比较晚,于是那个地方还有点压力,所以长期以来西北地方的压力就小了,东北的压力就持续了,明白这一点,我们现在就对汉唐这个形势来说,就应该来说有一个理解。
如果叫汉武帝和唐太宗今天来做这个讲座,他会给年轻人说我是没办法,如果当时俄罗斯人早在北边的话,我今天压力不至于这么大。当时到唐朝的是高仙芝还占了帕米尔高原,我们今天年轻人很憧憬,但是如果看一下中国的地图比较稳定的地图,相当长的时间在帕米尔以东,也就说中国的这个身材他和力量的扩张来说,到帕米尔是非常吃力的,那当时为什么要走到哪儿因为没有别人帮助,俄罗斯也没有过来,只有中国独立担当,北边有突厥,南边有黑衣大食也就是伊斯兰,两面它必须在那个地方要占制高点。那这有多长时间呢,大概就80年代,后来就对到明朝的版图,很快就退了,如果明白这一点来说我们是没有力量在北边走的太远,也没有力量在西边走太远,那这样来说我们需要帮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对于西部来说,中国的西部来说,当时是伊斯兰,俄罗斯实际上是欢迎我们过去的英国也欢迎我们过去,当时在阿富汗那个地方留了一个什么,留了一个像叶子长的瓦罕走廊,为什么留给我们,就希望我们也介入,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其实反过来说,我们也需要他,如果没有他们当时在的话,我们还得走高仙芝那条路,独立的干,我们没有那么大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