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库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2)

关于智库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2)

要吸引高级人才,必要的资金支持是必要的。可以预见,随着《意见》的贯彻实施,各级政府对智库的支持力度将大大提高。但是,全靠政府资金不足以支撑智库的运行,智库本身还需要培养造血机制。美国的许多智库都拥有基金会的支持,但其它国家的多数智库依赖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获取财政支持。比如,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大部分经费来自于政府和社会团体提供的项目,这些项目是通过竞争获得的。我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发放早已走上正轨,学者已经习惯于通过竞争获得科研经费的支持。今后,我国的政府咨询项目的发放也应该走向招标方式。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国发院)连续两年被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排名排在我国高校智库第一名,并被评为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齐名的著名智库。这个荣誉和国发院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是分不开的。在人才储备方面,国发院拥有像林毅夫、周其仁、宋国青以及张维迎这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名的学者,他们代表了八十年代关注现实和深入调查的学风。今天,他们仍然活跃在研究的第一线,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对政府和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研究选题方面,国发院充分尊重教师的研究兴趣,绝不向教师摊派研究任务,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做科研和政策研究的积极性。国发院承担了多项国家和部委的研究和外联工作。卢锋老师长期为财政部做G20峰会的后台研究工作,林双林老师长期为财政部做财税改革的研究工作,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长期承担教育部的研究任务,国发院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从2010年起每年举办两次中美经济对话,另外,老师们也承担其它零星部委课题,所有这些都是根据国家需要做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得到有关部委和领导的认可。

国发院和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国发院也非常强调学术和政策研究的独立性。国发院把北大“兼容并包”的传统发扬光大,教师之间做到了和而不同,每个老师的研究和政策建议都是出自各自独立思考的结果。国发院关注比较长期的趋势,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因此,国发院的研究不会受到政府短期目标的影响。最后,国发院老师的见解以及研究也不受社会舆论的影响,而是引领社会舆论。比如,在社会上多数舆论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时候,国发院的相关老师仍然坚持从中国经济增长和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的角度,为延迟退休年龄建言献策。

总之,智库将在政府政策形成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智库建设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历程,需要深厚的积累以及国家层面在智库组织和筹资方式等方面的相应改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