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解读2014年中国经济(5)

14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解读2014年中国经济(5)

5、经济步入增速换挡 创新转型驱动发展

经济新常态亟须培育新的内生动力,以实现持续性推动经济平稳高效发展。

2014年中国GDP增速7.4%,基本符合预期,在国际经济复苏迟滞、国内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速保持在2014年年初制定的7.5%左右区间,实属不易。

更为可喜的是,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就业增长、区域协调、创新转型也同时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基本可以确定从30多年高速增长换挡于中高速调整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新增长动力培育、发展方式转变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经济新常态下需要新认识、新思维、新动力、新举措。

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将从数量和速度增长过渡到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从能源资源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的粗放型增长向能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方式转变。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将终结,消费拉动、效率提升、改革驱动、创新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度调整,长期支撑经济调整增长的重化工业和房地产业将逐步步入下滑通道,高端装备制造业、互联网信息产业、生产型服务业等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增长红利将更多惠及全社会,增就业、惠民生将成为新常态下发展关注的重点。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应积极调整发展思路,改变长期注重GDP增速的惯性思维,逐步实现去“GDP化”,在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经济平稳增长、防止大起大落的同时,切实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避免大量投资、低效增长的发展模式死灰复燃。各级地方政府能否尽快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对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顺利换挡、转型发展极为重要。

经济新常态亟须培育新的内生动力,以实现持续性推动经济平稳高效发展。深化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吸引全社会各种资本参与改革发展,创新国有经济与其它经济成份高效融合、共同发展的多种模式,提升国有资本的效益和国有企业的活力,将成为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

应加快传统产业改革和技术创新,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扶持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新兴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引领新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催生新需求、提升消费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提升一般性服务业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整体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主导的步伐,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向高端迈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