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提出农村教育城镇化设想

学者提出农村教育城镇化设想

一般来说,农村教育的衰落,与农村社会的衰落同步,它是城市化的伴随物。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孩子充满诱惑,但问题在于如何达到资源均衡分享。长时间以来,学界对此各执一词。《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胡俊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一书,提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新概念,并对其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空心村、空壳校、入城潮存在前因后果关系

“农村教育城镇化”,特指农村中学教育(初中、高中)县城化,基本设想是:初中进城(县城),小学进镇(中心镇),集中修建本县教育园区,把县城所在城镇逐步打造成基础教育的主阵地,从而实现教育的乡村化→县城化→城市化的战略转移。

作者运用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 通过对陕北农村学校实地调查访谈,将农村教育的变化,置于整个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考量,勾勒了当下农村教育的真实状貌。书中以“困顿中的坚守”,描述乡村学校普遍遭遇的学生外流、教师不稳、阵地失守三大尴尬。指出学生外流呈现低龄化、主动化、逐层向上流等特点。从流向看,大部分由乡下流向县城,小部分流向市或省城。从流动意愿看,主动外流人数比例逐渐超过被动外流人数比例。学生外流导致教师外流、学校撤并。与乡村学校的衰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城区学校持续火爆,普遍承受“超大班”重压,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城区教育资源的紧缺,与农村教育资源的闲置,构成一对此消彼长、互为因果的矛盾关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农村学校的撤点并校与布局调整,并非地方政府头脑发热、主观臆断,其根源是城镇化提速,引发农村学生大量向城镇流动。空心村、空壳校、入城潮之间存在着前因后果关系。如果不这样看问题,就无法厘清社会变迁中教育所付出的代价和可能收获的红利。

半城镇化、城镇化和本土化三种样态

书中指出,中国城镇化大致经历“土地城镇化”、“劳动力城镇化”和以举家迁移为标志的“人的城镇化”三个阶段。“民工流”之后必然会出现“学生流”;没有“学生流”,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积弊还将延续,“人的城镇化”就落不到实处,农村孩子分享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夙愿亦将难以达成。“农村教育城镇化”其实是民众的发明、学者的归纳;始于无奈,止于情愿。

作者将农村教育城镇化概括为“半城镇化”、“城镇化”和“本土化”三种样态。本土化样态或非城镇化样态,即立足农村办学,城区名校下乡帮教。这种做法目前比较多见,却效果不佳。半城镇化样态,即以城带乡、以强带弱、捆绑式发展。其特点是:一脚在城,一脚在乡;名分在城,实体在乡;主管在城,配合在乡;管理权限上移,资源拉通分享;一个法人代表,两个办学场所。这比前一做法进了一步。城镇化样态,即村校撤并,学生转移,由乡入城,农转非农。目前主要表现为农村初中以上学历教育的县城化。

循序渐进推进

“城镇化”样态,正由山区向平原扩展,由局部向全局扩展。外推力是城镇化,内驱力则是人们对于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既然如此,政府就应当顺乎民愿,乘势而为,着力做大、做好、做强县城学校,扩大城区教育资源,让大批入城农村学生有学上、上好学,以“大县城、小乡村”学校格局,化解入城学生流压力,以“农村教育城镇化”战略推动“人的城镇化”的稳步实现。

最后,作者指出, 农村教育城镇化应有条件地推进。目前,其适应范围主要在西部山区,当下目标指向是农村初中县城化,长远目标则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宁徐勿急的原则;分类指导,东西有别;尊重民意,先易后难;量力而行,适当超前;先试点后推广,先进镇后进县;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务必处理好农村孩子“好上学”与“上好学”、方便眼前与着眼长远,以及农村教育阵地失守与乡村文化存续的关系。

(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