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需弃零和博弈

京津冀一体化需弃零和博弈

摘要:如果说当代对政府规划水平的要求比过去更高的话,那么,借鉴巴黎等城市的规划经验,按照“够格”的说法,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一定要有至少覆盖一二百年的眼界。都市圈概念下的功能配置合理化、产业群概念下的产业配置合理化、文教科卫社会事业功能的合理化以及城乡一体化这种带有生态环境、人文要求的要素和中央关于城镇化的要求,都应进行全面优化组合,落实于一个够格的规划中。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逼迫我们必须考虑“京津冀一体化”,并将首都部分原有的城市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现代发展理念叫做“规划先行”,各地开发的通盘设计,包括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通盘设计,都要有高水准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长期方案,并由决策层拍板。

如果说当代对政府规划水平的要求比过去更高的话,那么,借鉴巴黎等城市的规划经验,按照“够格”的说法,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一定要有至少覆盖一二百年的眼界。都市圈概念下的功能配置合理化、产业群概念下的产业配置合理化、文教科卫社会事业功能的合理化以及城乡一体化这种带有生态环境、人文要求的要素和中央关于城镇化的要求,都应进行全面优化组合,落实于一个够格的规划中。

弃零和博弈 建共赢机制

在对决策层有了要求之后,我们接下来一定要解决三地“互不买账”的问题。如若几十年下来各地互不买账,再好的规划实施起来也会捉襟见肘。如果有了一个过得去的规划,接下来就需要有一个很有效的执行与协调机制,解决三地“互不买账”的问题,从而超越三地各自行政的较窄眼界,真正寻求合理的共赢。这也是一大考验。

城镇化通常都伴随工业化概念下的产业发展。考虑到作为首都的功能特殊性,北京不提“产业中心”概念有其道理。但若把京津冀放在一起考虑,明确地提出产业的布局和发展问题便无可回避。这方面,过去有一个颇有纠结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关系问题。以河北张家口与北京的关系为例。张家口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北京的“上风上水”,为了保证张家口与北京之间官厅水库的水质,多年来对张家口的企业发展有种种限制性要求,但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的日益活跃,张家口觉得这种做法加剧了其与发达区域的不均衡。反观北京方面,也对张家口一带不能有效控制产业发展而使环境污染压力节节上升而颇为不满。如今,官厅水库已因上游的产业发展带来的污染而丧失了北京生活用水水源地的定位,仅能供应工业用水了。两方的利益成为对立性质的非合作“零和博弈”,实际结果是双方谁也没有能够过得合乎意愿。

而现在结合“京津冀一体化”的取向,我们完全可以积极探求建立共赢机制的可能:如在三地通盘合理规划下确定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的特定区域,以“绩效考核”方式逐年认定当地履行相应职责的结果,而由下游的受益区域(通常是较发达区域)按照透明、规范的规则(事先确定,并可作动态优化调整),以“横向转移支付”的方式向履职尽责的生态保护区域作出实质性的补偿支持,则原来的非合作博弈状态即转变成为共赢机制的作用状态。试想京津冀之间如可打造这种共赢机制,那将形成合作中的利益共享,从而大大提高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平衡水准,使社会公众在“一体化”机制创新中得实惠,并促进各种类型的区域共享产业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

这方面要做的“实事”,一是以公开透明方式讨论设计三方以此种机制共赢的具体方案,尽快付诸实行;二是要在法治、规范和契约精神的综合效应之下,使参与各方形成利益诉求可表述、可妥协、可合作的确定性预期,从而减少运行摩擦,形成可持续的“一体化”保障条件。

企业参与和政策融资至关重要

在政府与市场主体的互动方面,政府既不要越位,也不可缺位,要以高水平的决策抓住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机遇,真正按照法治化和契约社会的精神,通过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吸引、寻找国际国内的主体一起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务、电气、垃圾处理、绿化等,争取实现比较好的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真正相得益彰推进京津冀一体化。

政府让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应得到的是长期稳定的但不是特别高水平的回报。当然,在规划、政府行为优化上,必须再配之以投融资支持机制创新。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财政可以专项支出、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提供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要“四两拨千斤”式地拉动、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金跟进,这样才能适应客观需要和市场经济环境,形成“一体化”的资金保障条件和绩效创新机制。(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