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个文化带 保护与利用概述

北京三个文化带 保护与利用概述

摘要:三个文化带的文物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其中,运河文化带也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现在有七处世界文化遗产。元朝,为了保证大运河的水量,保证航运,郭守敬曾经从昌平的白浮泉引水,通过今天的长河进入海淀昆明湖,当年是瓮山泊,然后再进入到北京城。使南方来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元大都城里来。北京的运河遗产,分布在六个区,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和通州。重要的是在东部,重点应该是放在通州,但需要保护的运河文化遗产绝不仅仅是通州。

所谓三个文化带,实际上是为了落实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挥文物资源的优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本着这么一个目的,在十二五的后期,特别是2015年,市文物局提出来,在十三五时期,要建设北部的长城文化带,东部的运河文化带,还有西部的西山文化带。

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充分的论证,对三个文化带的概念越来越清晰,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各方面都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共识。2015年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写入了市委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到2016年初,也正式写入到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随后又进一步细化到了十个重大项目当中。

三个文化带所涵盖的范围是北京市市域范围16000多平方公里。比我们以往文物保护涉及的、旧城内外所谓的那些点、线、片,范围要大得多,针对性也要强得多。

各个文化带的重点保护项目

市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里面,明确提出三个文化带的具体工作设想和目标任务要求。纲要讲到,北部推进长城文化带保护,提出了几个重点的保护项目,加强红石门、古北口、箭扣、南口等处长城的修缮和利用,统筹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推动长城区域联合保护。南口、八达岭和居庸关这一线,有著名的“关沟七十二景”。箭扣,离慕田峪不远,很多年轻同志都非常熟悉,现在很多户外旅游的年轻朋友们,还有爱好摄影的朋友,都非常喜欢去箭扣,因为那里边的景色非常漂亮。古北口的景色也非常漂亮。红石门,大家相对的生疏一点,长城从东往西,进入北京的第一站,就是平谷,进入平谷的第一个敌楼,就叫红石门。这个敌楼,号称一脚踏三省,正好是北京、河北、天津三省市交界的地方。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对这些重要的长城点段进行修缮和利用。

打造东部的运河文化带,统筹保护白浮泉、高梁(闸)桥、古河道等水利工程遗产,紫竹院、积水潭等古典园林,还有朝阳八里桥、通州三教庙、燃灯佛舍利塔等古建筑,传承运河文化。

西部以三山五园-八大处为核心,恢复香山文物的历史景观,实施北法海寺等文物保护工程,恢复传统京西稻田景观,建设中法友好文化交流基地,强化园林间的联系,打造荟萃自然风光、皇家园林文化遗产和近代史迹的文化景观。这些是十三五规划纲要涉及三个文化带的要点。

北京的地形叫做北京湾

北部长城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和东部运河文化带的提出,首先是基于对近年来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项目的梳理。第二,基于对北京历史文化特点的研究。第三,基于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工作明确要求的贯彻落实。第四,中央确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现在已经上升到非常重要的国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自然要纳入其中,自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体上来讲,三个文化带的提出正是基于这四个方面的背景。今后五年北京将发挥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地缘优势,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保护,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的整体保护。三个文化带保护的实施,有利于理清古都北京的历史文脉,为构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点线相连的历史文化景观、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态景观奠定基础。

北京市地域范围之内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叫军都山。这两个山脉,在南口关沟这个地方交界。侯仁之先生曾经形象地把北京的地形叫做北京湾。三面环山,一面向东南开敞,是平原。这个地形实际上对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比如,运河文化带,通州这个位置,早在隋唐大运河之前,包括北京这个地方,在两汉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就是中原政权经营东北亚的一个重要的支点。隋唐时期,征朝鲜半岛,隋炀帝也好,唐太宗也好,都是在北京这个地方,幽州这个地方集结,囤积粮草,集结兵员,然后再向东北开拔。再往前,曹操征乌桓,也是通过北京这个地方继续向北。所以历史上的北京跟东北的关系非常密切,大运河只不过是在隋唐时期开始的。北京成为首都是经过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一步一步形成的,但是在这之前,隋唐时期就已经显露端倪了。

运河文化带遗产急需保护

三个文化带的文物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其中,运河文化带也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现在有七处世界文化遗产。元朝,为了保证大运河的水量,保证航运,郭守敬曾经从昌平的白浮泉引水,通过今天的长河进入海淀昆明湖,当年是瓮山泊,然后再进入到北京城。使南方来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元大都城里来。北京的运河遗产,分布在六个区,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和通州。重要的是在东部,重点应该是放在通州,但需要保护的运河文化遗产绝不仅仅是通州。

事实上,大运河对于北京城市的发展,丝毫不亚于永定河,不亚于潮白河。如果说,长城文化带是北京城市的一个北部屏障,运河就是北京城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命脉。为保护运河文化,在把运河申办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当中,北京市进一步加大了对运河沿线点段遗址遗迹的保护和环境的整治力度。在筹划三个文化带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加强了对运河沿线文物的抢险保护和环境整治。先后对万宁桥、东不压桥遗址、南新仓、永通桥、燃灯塔、通运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修缮加固,这些遗产的保护状况明显的改善。同时完成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的规划,稳步推进运河周边环境整治,这些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最近,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在通州,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到2016年6月底,发掘了14000多平方米,勘探的面积远比这大得多。发现了战国以来的古墓近400座。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最早的通州城,即潞城。找到了潞城的四围的城墙基址,北墙长606米,东南西三面墙也都是长500多米。三面的护城河遗址也已经都找到了。在南城墙的南侧,发现了一大片汉代的遗址区,在城里面,发现了明清时期的道路遗迹,在明清道路下面,又发现了辽金时期道路,通过勘探,再向下还叠压着汉代的道路。说明这座古城最晚从汉代起,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这座古城的价值就相当于,或者约等于琉璃河古燕都遗址。这里会成为副中心的非常有文化内涵的遗址公园,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保护下来。

几点思考

做好三个文化带文物保护工作和展示利用工作,做好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工作,需要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创新机制。

所谓转变观念,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所谓整合资源,就是要把资金渠道进一步畅通,各个委办局、各个区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所谓形成合力,就需要打破隶属关系藩篱,实现央地共建、军民共建,同时也需要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最后,就是创新机制,要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把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结合起来,也包括事业单位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文物保护的管理,和企业化的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