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难题新举措

新常态新难题新举措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农村改革新风向

黑龙江垦区红星农场,大农机、大水利助力现代化大农业。新华社发(陈德刚 摄)

2月1日,《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次锁定“三农”。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三农”工作面临哪些新挑战,破解“三农”新问题应从何处发力?梳理今年一号文件的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和脉搏。

1.经济中高速增长:农业新增长点在哪?

【政策亮点】:

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即将启动,各地农民又开始忙碌起来。种粮效益低、风险大的现状让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铁桥村种粮大户张风心里多了一份忧虑。

“现在种一亩水稻,肥料、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成本要300多元、人工费用400元、土地流转费700元左右,一亩地总成本将近1500元。”张风说,2014年水稻市场价是每斤1.34元,按每亩600公斤单产计算,收入是1608元,一亩地就赚100元,“无论怎么算,都是不划算。”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也连续十一年快速增长。但是,在一些“三农”问题研究专家看来,这让人喜忧参半。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