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常态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准确把握新常态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摘要:改革开放是我国近现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成功的经济转型,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并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乃至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经济形态的增长动力逐步减弱,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挑战不断加剧。我们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实现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是我国近现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成功的经济转型,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并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乃至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经济形态的增长动力逐步减弱,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挑战不断加剧。我们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实现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面对新常态新趋势,经济转型升级有新内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正由传统的以要素投入、工业拉动、政府主导、高速增长为显著特征的发展模式,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新常态”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从增长动力看,经济转型升级意味着动力转换。一是需求拉动出现新变化。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逐渐成为主流,对产品质量安全和创新供给的要求更高,市场竞争必须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投资需求在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外部需求总体疲弱,国内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但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二是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随着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凸显。三是资源配置动力内生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仅来自资源要素在部门间、地区间的转移,还将更多地来自部门内、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经济结构看,经济转型升级意味着结构优化。一是产业组织出现新特征。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的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日益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二是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农村资源进一步市场化,农业农村发展现代化程度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三是区域统筹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得以优化,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趋势正在形成。

从发展质量看,经济转型升级意味着提质增效。一是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在产业内部通过竞争、兼并重组、淘汰低效企业提高效率,经济整体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污染物的排放逐步减少,相应转为排放经过净化的氧气、水蒸气等,实现既有“金山银山”、也有“绿水青山”的发展目标。三是增长的包容性不断增强。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更加公平合理,居民收入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能够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经济增速下调暴露出的各类风险,如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等,能够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既减轻一次性风险冲击力度,又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威胁。

从制度环境看,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一是由政府主导型经济转为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体系。实现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二是政府宏观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在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有针对性的调控,增强微观活力,创造良好环境,形成市场和政府合理分工、“尽可能市场、必要时政府”的经济治理模式。三是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进关系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实现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

二、加快转型升级,四个制约因素亟待破解

适应新常态需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但转型不会自然发生,过程充满了困难与挑战。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体制上大力推进改革的深化,在结构上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重,在发展方式上积极提质增效等。但总体上任务艰巨,经济体制转型处于攻坚期,发展方式转变正在爬坡,经济结构调整步履艰难,开放模式升级压力重重。如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转型升级遇阻,就有可能陷入长期停滞状态。因此,顺利完成全面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引领新常态,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突破瓶颈制约。

发展理念需要转变。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实行赶超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主要致力于做大GDP规模和提高GDP增速,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成为衡量发展成果最重要的一个标尺。在此观念支配下,抓投资、上项目、扩出口成为常态,大干快上、开展“速度竞赛”,成为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经济效率效益、生态环境、创新驱动、体制改革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常被置于服从与服务地位。同时,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区域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越来越低,沿海开放、西部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缺乏适时适度的协调机制,实施了一些短期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经济发展的包容性不够,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发展理念滞后于改革的现实需求,未能实现与时俱进。

市场主体需要重塑。企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和其他多种经济形式在资产规模、经营机制、管理体系、治理结构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未形成强劲的内生发展动力。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其发展路径依赖和政策依赖仍相当严重。国有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明显低于全社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局面还未打破,国有企业在获得贷款、土地、商业机会、税费减免等方面通常具有优势,对成本、价格敏感不够,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负面激励,尚未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经营粗放、“家族式”治理、行为短期化等突出问题,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打造坚实的微观基础,是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