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辉: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自信(3)

姜辉: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自信(3)

摘要:只有不断增强开放性和包容性,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才会不断增强吸引力、感召力、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引领和整合作用,从而更具自信,更加自觉,更有作为,真正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二是增强主动性和引导力,加强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驾驭和整合。同非主流意识形态竞争和斗争,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主流意识形态,是理论发展的一般进程和规律。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竞争和斗争中获得发展的。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和阐释,使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真正理解、认同和掌握。另一方面要开展积极的舆论斗争,针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动态、新特点和新趋势,及时分析研判,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至言不出,俗言胜也;至理不明,谬论妄也。要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和内涵、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针等等,用科学正确的理论阐释,用有说服力、感染力的宣传教育,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普照之光”,在竞争比较中增强主导力、凝聚力和整合力。

三是坚持理论自信,积极推进话语权和话语体系建设。话语权建设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增强自信的关键和迫切任务,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抵制和反对西方的意识形态霸权,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其渗透和影响;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成果和宝贵经验凝练升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概念、范畴、理论和话语体系。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论自信,主流意识形态就会缺少“脊梁”和“筋骨”,无法长久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创新中积累了诸多属于自己“专利权”的、创造性的理论、范畴和话语体系,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它们是抗衡西方“私有化”改革、“宪政民主”、“司法独立”、“公民社会”、“普世价值”等思潮和话语的最有力武器,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增强自信的最根本依据。

四是兼收并蓄、汲取精华,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主流意识形态要适应当今社会人们思想的多样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的变化,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同各种思想观点“多样性”的关系,从诸多思想观点中汲取合理成分,从古今中外文明成果中吸收营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兼收并蓄、丰富完善。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吸收了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中关于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理念,吸收了古今中外文化中深厚蕴含、代代相传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质,并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将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增强开放性和包容性,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才会不断增强吸引力、感召力、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引领和整合作用,从而更具自信,更加自觉,更有作为,真正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