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提升布局能力

理性看待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提升布局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增速。2014年,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若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总规模在1400亿美元左右,已超过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积极引进外资,现在却成为直接投资净输出国,对此该怎么看?这是否意味着吸引外资不那么重要了?开展对外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对这些疑问,有必要加以辨析。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超过利用外资规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结果。在发展初期,我国劳动力要素具有比较优势,而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稀缺,存在储蓄和外汇的“双缺口”,吸引外资弥补国内资本短缺成为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这带来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量持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一方面,我国资本要素逐渐变得相对充裕,国内资本回报率有所降低,国内资本逐渐向外流动;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又称“所有权优势”)明显提升,通过对外投资开拓海外市场、降低交易成本以及获取能源资源和先进技术的动力不断增强,最终导致由直接投资净输入国转变为净输出国。

大多数国家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时尚未进入直接投资净输出阶段,而我国之所以会在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7000多美元时就由直接投资净输入国变为净输出国,有着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不但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通信设备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国际化经营能力较强的企业集团,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整体上明显优于人均GDP水平相近的巴西、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2014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内地有90多家企业上榜,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而巴西、土耳其等国的上榜企业数量均为个位数。此外,雄厚的外汇储备、有力的政策支持也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