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新型义利观
中国提出的新型义利观,是帮助解决国际认知差异的重要方式。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在国际上常举道义的大旗,但并不被广泛认可,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坚持原则、经常使用双重标准。其在防扩散问题上、在对待恐怖主义问题上以及人权与主权等问题上都是如此。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缺乏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但双重标准的存在往往导致美国被质疑有其它战略意图,引起认知差异。
中国的新型义利观强调了“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关键就是明确道义原则,执行统一标准。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清晰地表明原则与标准,并坚持贯彻落实,是应对认知差异的根本措施。中国在融入国际机制之前可以自由地批判原有机制的不足,但现在中国面临的更多问题是如何参与甚至引领国际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所谓“破”易“立”难,这个“立”的过程尤其考验决策者的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
以国际防扩散机制为例,当前国际社会的焦点都集中于伊朗。相关各方在努力制定一套规范来约束伊朗的核能发展项目以降低其借机发展核武器的危险。中国与伊朗具有良好的外交关系,也不反对伊朗发展合法的核能项目。但这套规范被国际社会接受之后,将来可能成为国际机制的一部分并被用于规范其它无核国家的核能项目。而中国对于日本、越南等国的核能项目未必如此放心。这套规范将来用于这些国家是否能够满足中国的安全需求,中国需要从一开始就统筹考虑。如果缺乏长远规划,中国一开始赞同这套规范,后来又反对,就容易被解读为双重标准。因此,“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的方针重在具体落实。而关键就是自始至终地坚持明确的原则和统一的标准。这需要决策者展现长远眼光和坚定决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