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南华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农村党员队伍年龄整体偏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新发展党员和女党员少,外出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

从南华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的状况看,党员队伍年龄整体偏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多数党员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新发展党员和女党员少,党员结构仍存在失衡状况。此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外出转移加快,农村大部分青年人特别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经商,而外出务工集中地党组织建设薄弱,难以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同时,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还不到位,尤其是对外出的党员难以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有的不按期交纳党费,很少参加组织生活,不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直接造成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不稳定和后继乏人。

(二)部分农村党员党性淡化,思想观念陈旧,农村基层干部总体素质不高

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形势的变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与这些要求相比较,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领导能力和思想作风等出现了与之不相适应的状况。一是业务素质不相适应。突出地表现在党员队伍文化层次偏低,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会经营、善管理、有市场经济意识、懂实用科技的干部相对缺乏。二是领导能力有待提高。集中地表现在总揽全局、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有的基层干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的基层干部固步自封,思路不清、目标不明,部分党员的思想观念陈旧,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心态根深蒂固。三是思想作风不相适应。表现在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民主观念不强,政策法制观念淡薄,部分农村党员党性淡化,带头奉献和吃苦的自觉性不强,群众观念比较淡薄。有的干部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不按政策办事,依法行政水平低。

(三)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经济基础较差,为民办事能力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形象受到损害

集体经济是党在农村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物质保障。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较差,集体经济收入结构单一,多数村的集体收入来源有限,有的村根本无集体收入来源,存在财务亏损和负债运行等问题,农村基层工作无钱办事的矛盾较为突出。能够带动全村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的项目较少,虽然有些农村基层组织近几年通过内引外联上了一些项目,办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受市场、人才、资金、信息及自然条件的制约,这些企业发展乏力,对村财贡献有限。集体经济薄弱,使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导致一些应该办、必须办、拖不得的投入不足,出现了“集体经济无实力,为民办事无能力,组织缺少凝聚力,党员没有号召力、群众缺乏向心力”的局面,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事实上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损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象。

(四)相当数量的农村党员自己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相对较弱,发展路子不宽,党的先进性受到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加快发展,农民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他们寻找就业、致富门路,但由于基层党组织成员素质偏低、能力偏弱、思路不新,在群众中没有号召力、影响力,个别党员觉悟上还不及普通群众,更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未完全找到发挥作用的切入点,抓经济工作的手段不多、力度不大,缺少切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对策;相当数量的农村党员自己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相对较弱,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有效项目和措施,党的先进性受到直接影响着。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主要原因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综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主观上认识片面,客观上放松党建工作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部分党员长期存在轻视党建工作的现象。少数农村党员干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党建工作是软任务,经济工作才是硬指标。认为当前只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就行了。因此,没有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党的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担心抓党建工作会分散抓经济工作的精力,容易形成顾此失彼和本末倒置的思想。这种片面的认识必然会导致在思想上淡化党建工作,在行动上放松党建工作。

(二)价值取向多样化,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也随之多样化,人们价值取向也出现多样化。在多样化的价值观和形形色色的人生哲学、社会思潮面前,一些党员的价值选择出现困惑、异化,产生误区,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员意识淡化。一些农村青年只想外出务工,一门心思挣钱,政治上不求进步,思想上消极落后,对党组织毫无感情可言,根本没有入党意识,更谈不上入党积极性的问题。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