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智库建设要“目中有人”(2)

中国特色智库建设要“目中有人”(2)

建设多元化的人才队伍

如果没有优质的人才队伍,智库建设便是纸上谈兵。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提出了培养智库人才的重要性,“发展智库首先要发展人”。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政策咨询研究系统人才队伍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各地政府研究机构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研究人员数量少、待遇低,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乏力、缺乏领军人物、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研究力量弱、国内外学习提升机会少等问题。

而目前我国的智库存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层级的划分,每一类智库的主要任务也有所侧重,或主要向各级政府负责进行决策咨询研究,或以学术研究为主,不一而同。我国智库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李兰建议,要注重智库发展的多类型、多学科、多功能,建设多元化的智库人才队伍;完善不同类型智库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和完善智库人才的招聘、考核、激励、培训等机制;探索适合中国智库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旋转门”制度,政府可在智库的研究人员中选拔干部,同时让离任的政府官员进入智库进行政策研究工作,继续发挥其专长和影响力;加强我国智库的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智库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国智库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詹姆斯·麦甘主持完成的《全球智库报告2014》指出,目前全球共有6681家智库,其中美国1830家,中国429家,是世界智库数量最多的两大国家。

中国智库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但只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等7家智库入围“全球顶级智库前150位”。虽然我们不可迷信国际排名、不能照搬境外模式,更不能迎合所谓的国际标准、全盘“与国际接轨”,但我国在智库质量上的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采访中,多位委员表示,如果没有结构合理的优质人才队伍,很难有针对性、高效地将智库建设关注国家和民生这一任务落到实处,而智库没有宽广的视野和关怀,人才的效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当前,国家正在为智库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智库发展的蓬勃态势也得到公众、媒体、智库成员的肯定评价。多位人大代表也纷纷建议相关政策在培养人才、引导智库方向上下功夫,让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更好地咨政为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