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的十大论争(9)

公共外交的十大论争(9)

争论之五:公共外交是科学还是艺术

公共外交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理和技巧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一种观点认为,公共外交是一门科学,有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内在客观规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掌握其一般规律,任何国家在实施公共外交时,都必须遵循一般的运作规律。比如从内涵上来说,公共外交是一种公众取向的双向交流过程;从目标上来说,公共外交具有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的不同层次追求;从战略上来说,公共外交是一种目标细分的针对性极强的外交作业;从组织上来说,公共外交是一种具有协同性的政治支援体系。(44)任何一个国家在开展公共外交的时候,都必须把握公共外交的内在规律,并与本国的外交实际结合起来,开创具有本国特点的公共外交。

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共外交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用于创建并拓展信任的艺术”,具有公共外交经验的人才具有的特殊技巧,在外交实践中基本上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只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国家目标的需要随机应变。此外,坚持“公共外交无学”的人还认为研究方法的薄弱也是外交并非一门科学的证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贝克尔指出,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其原因不在于它的研究对象,而在于它的分析方法。现有的公共外交作品都具有外交的“指南”、“手册”之嫌,重点明显放在了“外交官的业务与技术”方面,强化了外交的操作层面,限制了外交的学理化。迄今为止,相比国际关系、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国别政治等学科,外交学的确显得理论发育不足,这为艺术的外交观提供了口实。

事实上,在实践中,公共外交科学和外交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不讲公共外交学理而只重视外交技巧,或者只谈公共外交学理而忽略外交技巧,都无助于公共外交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外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外交学研究中,科学的态度是既要注重外交理论研究,又要注重外交实务研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