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气息——展现创新精神
习总书记今年发表新年贺词时使用了流行语“蛮拼的”“点赞”,迎来了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随后,这两个词的网络搜索指数、媒体指数迅速蹿至空前的高点。其实,使用具有时代感的鲜活语言,本来就是习总书记的一贯风格,而且他本人也可算流行语的创造者,比如“中国梦”、“新常态”、“人生的扣子”、“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等,都因他而流行。但大众为何对使用“蛮拼的”、“点赞”欢呼?很值得玩味。我们认真观察各方热议发现,民众关注和赞誉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这两个词语本身,也不在于对总书记使用“潮词”感到新鲜,而在于总书记对这两个富有时代气息词语的使用所展现出来的勇立潮头、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鲜明态度。它使全国人民备受鼓舞,对新的一年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话语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体系。习总书记不仅非常高超地把自己的话语风格自然地融入时代话语体系,而且还不断丰富和创新时代话语体系。他通过鲜活语言的运用和新思想、新概念、新名词的提出,不断丰富和创新紧贴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进而引领社会改革创新,引领时代不断发展。可以看看几个具体例子:他用“中国梦”这种质朴的字眼来概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说:“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后来又说:“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从这些鲜活的语言片段可以看出,习总书记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积极应对现实问题,不失坚毅地开拓进取,充满浓烈的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如果读一读《新一代领导集体执政理念与执政风格》一书所列举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25个“第一次”,一定会感触更深。
凛然锐气——彰显敢拼胆略
习总书记讲话,一般语调平和,语态沉稳,但透射出凛然锐气。尤其是讲到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充满震撼力、威慑力,其中折射出的气魄、智慧和魅力,令人钦佩。
最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是他关于反腐的一系列讲话,充满凛然正气。例如“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这些话语义正词严,掷地有声,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警示、对腐败分子的威慑,也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习总书记关于治国大政方针的讲话则充满锐不可当的豪气。谈“中国梦”时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谈改革时说:“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荡漾着对追逐中国梦的执着和深化改革的雄心。
习总书记充满锐气的言语风格,也洋溢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拼劲。他总是叮嘱“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我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强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誓言“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他时时处处强调“实”,以身作则践行“实”,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