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文稿 | 杨生平:“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壮大文化产业(2)

独家文稿 | 杨生平:“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壮大文化产业(2)

文化也是硬实力

我要讲文化的第二条是什么呢?文化也是硬实力,文化的硬实力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个概念是我们以往很难意识到的,有的人可能学过哲学,知道哲学的基本原理是这么讲的,文化是精神,精神对物质起反作用。但是今天文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告诉我们,文化就是经济,文化就是物质力量,因为它可以变成强大的文化产业。

很多美国人这么自信地说,我们只要凭“三片”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靠哪三片呢?第一,麦当劳的薯片,第二,好莱坞的大片,第三,英特尔的芯片。英特尔的芯片,麦当劳的薯片和好莱坞的大片跟美国的经济有什么关系呢?薯片是生活方式,好莱坞大片是休闲方式。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是一种文化,当你的生活方法和休闲方法发生变化,文化就发生变化。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当英国首相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件事,中国大量电视机倾销到英国市场,有一个大臣向撒切尔夫人请示,他说中国的电视机已经对英国本土电视机市场产生巨大冲击,问撒切尔夫人要不要采取反倾销的政策。撒切尔夫人听完以后不加思考地说“对于一个只能生产电视机,不能生产电视剧的国家,有什么可怕呢?”也许80年代我们中国人对这句话理解并不深刻,今天再琢磨这句话,它讲得非常深刻。电视机是个物质,当时我们的产品物美价廉,主要是我们的成本低,所以价格比较低,在英国可能会形成一些市场。但在撒切尔夫人来看,这个电视机的购买量肯定是有限的,只要本土电视机质量和性能更好,它不可能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当然,如果电视剧输送到英国,而且对英国很有影响。一旦影响了英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认同中国制度、中国精神。

有的同志可能也明白了,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它主要是把核心放在意识形态领域,自由和民主,当然现在它也没放弃,但它慢慢把更多精力放在文化产业上,通过对其他国家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和娱乐方式的改变,改变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对本国制度的认同,加强对西方制度的认同,最后让这个国家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做的梦都是美国梦。大家知道如果年轻人都达到这个效果的话,和平演变是可以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这么说,文化是硬实力。

我们再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为了方便后面的讲座,我把文化产业的文化叫产业文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占整个中国GDP的比重大概是3.77%。根据国际惯例,当一种产业成为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它有一个要求是这个产业必须占整个GDP的5%。据推测中国有望在2015年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比重达到5%。那美国呢?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它的GDP的比重是25%,日本2013年的数据是20%,欧盟10%—15%。我们的另一个邻国,韩国,超过10%。这也进一步证明,文化很重要,这就是我讲文化引出的第二个概念,文化产业,文化是硬实力。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只有这样看,才能全面理解今天文化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中央最近几年非常重视智库,美国哈佛大学等高等学府之所以国际影响很大,不仅仅是因为它学术上是领先的,而是因为他们对美国政府的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有一个教授叫亨廷顿,亨廷顿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文明的冲突。在文化问题上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既然文化可以走向世界,那为什么有文明的冲突呢?亨廷顿发现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其他国家经济可以认同,科技可以认同,一般的生活方式可以认同,比如说可以穿唐装,也可以穿西服,但是有一条很难认同,就是它的信念、信仰,特别是它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要彻底改变非常困难。正是因为这个有难度,有的人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要想改变一个民族甚至征服一个民族,首先必须征服他的文化,而且这个文化最关键是信念和信仰。

前段时间有一部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海外的华人看完以后热泪盈眶?其实影视也是文化,它已经进入到你的身体内,变成你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了。文化的力量可以进入体内,可以进入灵魂。只有当你再次回味的时候,你才能发现这种力量难以征服难以抵抗。

美国的文化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很大,牛仔服和西装都可以被其他国家接受,但是价值文化,特别是根本的信念、信仰很难让其他国家接受。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的基本外貌容易,改变这个国家的人民信念、信仰是十分困难的。今天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这种文化发挥得好会增强国家凝聚力。

亨廷顿提出一个问题,世界未来的战争必然是由文明的冲突引起的。在他的著作当中,他把世界的文明分成八大文明,他认为对西方文明冲击最大的是中华文明。这个概念是80年代提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美国对中国非常强硬,跟亨廷顿有关。因为亨廷顿预测,对西方文明冲击最大的不是伊斯兰,也不是印度,是中国文化。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跟美国的博弈仍然会继续。

目前在全球化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文化是软实力,第二文化是硬实力,第三文化真正彻底融合。特别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彻底融合有难度,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民族文化之间还可能导致大的碰撞,甚至引发战争的危险。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很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经常讲一句话,一定要注意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逻辑陷阱,因为我们今天很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都是西方的,所以很多人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以后直接翻译,也许管用,但是很多西方的重要概念都有一个陷阱,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陷阱就会整个被它把握过去,整个发展方向就受西方人的宰制。

比如说这两个概念,西方人讲文明就讲冲突,我认为它是逻辑性陷阱。我刚才已经讲过,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要彻底改变的确很难,但并不能得出结论,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必然只有冲突或者战争。对这个问题其实真正最有发言权的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人,因为中国有五十多个民族,有不同文化,我们的文化是怎么做到文化融合的呢?结合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事实,文化之间的融合很难,但文化是可以融合的,中国56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能说一点问题没有,但至少我们融合得比较好。所以别掉进西方的陷阱,西方告诉你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只有冲突没有融合,这就是它的陷阱。

我告诉大家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全球化和文化都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没有自身的判断,你被别人的判断带过去了,相当于你丧失了话语权,陷入到人家的逻辑陷阱了,我们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跟大家讲这个问题,正确理解一个概念对于我们的判断非常重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文化概念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那究竟应该怎么看文化呢?判断不了,结论就是错误的,结论错误没关系,一旦用这个结论去指导工作,那会带来重大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既然如此,三个问题很重要,我把两个概念分析了,下面我就讲三个问题。

责任编辑:郭安琪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